br> 这大概是钱币出现之后最早的信用体现。 钱币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因为它有统一的大小和重量,使用很方便。 不过钱币毕竟不能像布帛一样可以做衣服,有时候人们不爱用,加上发行量多,于是钱币贬值在所难免。 东周初期,钱币只有小钱没有大钱,也就是说“面额”太单一。 于是周景王年间,开始铸造直径一寸二分的大钱,一个顶五十枚小钱。 所以庆忌所推行的五铢钱,实际上算不得一大创举! 庆忌决定将吴都作为推行五铢钱的实验点。 除了刀币、布币、蚁鼻钱这一系列的旧货币外,黎庶拿来布匹、绢丝、玉、帛、鹿皮之类值钱的东西,实际上也是能兑换一定价值的五铢钱。 当国府出台币制改革的法令后,坊间对此事的评议是褒贬不一的。 但,不管怎样,出于国人对庆忌的信任,对国家的信任,他们都马不停蹄的跑回家中,将一些旧式钱币拿出来,再前往官府兑换五铢钱。 对于私藏旧币,而没有拿到官府兑换五铢钱,还妄想进行交易的人,吴国的惩罚是十分厉害的。 轻则罚布十匹,重则服劳役五年! 使用旧币买卖的双方,都会遭到这样的惩罚! 故而,在吴国改革币制的法令一经出台,人们就都争先恐后的跑到县衙的门口,排起了长龙一般的队伍。 毫无疑问,吴国的这一次币制改革,初期是收效显着的。 接下来,吴国的五铢钱将会逐步推广于各个县城,乃至于天下列国! 五铢钱,将会与刀币、布币、蚁鼻钱一般,成为一种盛行的货币。 因为吴国鼓励天下商贾入吴行商,而在吴国的地头上,唯一的法定货币是五铢钱。 没有五铢钱,就无法再吴国做生意。 所以入吴的商贾必然兑换五铢钱,然后流通于列国! 而这,正是庆忌进行这次币制改革的一大目的。 “大王,治粟内史求见!” 庆忌正在滋德殿处理政务的时候,忽而就有一名内侍进来禀告道。 范蠡? “宣。” “诺!” 范蠡求见,自然不可能是小事,所以庆忌都会接见他的。 不多时,一身玄色朝服的范蠡,就亦步亦趋的进入滋德殿。 在他的身后,还跟着一名头戴长冠,身着深色袍服,气质不凡的儒雅男人。 “臣范蠡(草民文种),参见大王!大王万年!” “免礼平身。” 听见跟在范蠡身边的那个儒雅男人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文种,庆忌为表示尊重,折节下士,忙站起身,虚扶一下。 “谢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