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让他羞愧难当,也让贺双卿从此厌恶赵庆,两人分道扬镳不再聚在一起。 “哈哈。”姚公却是大笑了一声,他的名声受到了波及,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反倒是坦荡的大笑了起来。 姚公看着神态从容的赵庆,当着众多秀才和名儒的面,被架在火上烤了,换个读书人都不得不说出自己的诗词。 他可倒好,直接说了一句不会诗词。 姚公对于这个从乡下来的穷书生,多了几分欣赏:“不错不错,着实是个妙人。” 贺先生拿起木叶天目盏,喝了一口里面的酒水,捋着胡须欣慰的笑了:“心胸坦荡,面对众人的逼迫还能如此从容,没给本先生丢脸,也不亏本先生舍着脸皮帮他要了一封官青纸帖子。” 秀才没听到姚公和贺先生的交谈,全都是一脸的愕然,没想到姚公会是这般反应。 心里感慨,不愧是小汴京第一名是姚公。 反正在秀才们的心里,无论姚公做出了什么行为,都是名儒风采。 秀才们更没想到赵庆手里的那封官青纸帖子,是贺先生帮他求来,仔细想想,倒也合理。 只有贺先生能与姚公说得上话,而赵庆有交集的那人,也是贺先生。 在场的秀才们不禁垮了脸,没有心思争辩不公,趁机逼着贺先生和赵庆同时下不来台。 只因为,贺先生是贺双卿的父亲,在场秀才全都有与贺双卿出双入对的心思,哪里肯去得罪贺双卿的父亲。 贺先生看了一眼还在拌嘴的两人,喝了一口酒说道:“赵庆的脾气倒是和姚公颇为相似,心胸坦荡,不畏惧强权。” 姚公不畏强权说得过去,屡次没有顺从朝廷的征辟。 赵庆也配? 一些秀才听到贺先生对赵庆的看重,心里更加气不过了,忍不住起哄了。 “你说在家里饱读四书五经,又是贺先生的高足,在经学方面应该有一些认知。” “不如说说你对经学方面的见解,也算是为小汴京诗会增添了光彩。” “府试的案首们都不敢轻易说自己对经学有所见解,就凭他也配,不知所谓了。” 赵庆就等着这句话了,其实要说诗词,还是能够说出一些千古名篇。 只是单凭诗词,不足以引起轰动,名声传遍整个小汴京。 以诗圣杜甫的才华,在世的时候依旧是名声不显穷困潦倒,死了以后才有很大的名声。 在经学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就不一样了。 赵庆不慌不忙地站了起来,说出了一句极为不敬的话。 “在我看来儒道释三家不过是三家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