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客客气气地让人送走了国舅父子二人,至于过后王公子会不会被骂之类的,苏巧巧不想关心。
陆良不在的第n天啊……
此后的五年,依旧是平淡如水的日子,玉嫔升了妃,她的儿子也成了正儿八经的王。
正常来说,这孩子才六岁,距离成年封王,实在是有些距离。她能封王,本身也代表了皇帝的宠爱和重视。
尤其是在长子和次子一个因为不得皇帝喜欢,一个因为还没成婚,都没有获封的情况下,这几乎是就差把皇帝的喜欢写在这个小儿子的脸上了。
只是不管怎么样,后族的势力多少还是存在的,他们或许不具备干政之类的能力,但以他们为核心,以二皇子为旗帜,赫然就是一股二皇子党。
可是平心而论,二皇子着实也没什么错,皇帝也实在是找不到什么理由来苛责他,尤其是在有大皇子做对比的前提下。
大皇子是皇帝的侍妾所生的儿子,今年已经二十六岁了。有趣的是,原主的皇帝虽然不喜欢这个大皇子,但对大皇子的生母,还是很好的。
大皇子读书读得不怎么样,于政事上也有些糊涂,每天不思进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喝酒玩乐,附庸风雅。
但二皇子不同,虽然只有十六岁,但对上忠心,对下宽仁,但又治下严格。书读得不错,办事也逐渐成熟起来,显得很牢靠,颇有别人家的孩子的风范。
按理来说,这样的二皇子,可以被君父忌惮,但必然不会被君父厌恶。可事实是,陈子胜曾经特别清楚地告诉过苏巧巧,原主的那位皇帝,就是厌恶二皇子的,这种厌恶甚至都能影响到作为后来者的陈子胜。
陈子胜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每一次见到他(二皇子)的时候,都能感觉到很深的厌恶,我很清楚那不是我的厌恶,而是原主的厌恶,但我想起不起来究竟是为什么。”
行吧,不知道就不知道吧。
苏巧巧对此并不好奇。反正绝对不是因为大皇子这个竞品就是了。
后宫并不是什么好的去处,宫妃的寿命也远远不如普通的大户人家里的当家主母,由于长期的压抑,身份地位以及权利资源的差别太过悬殊,很多女人都没能在这深宫之中,熬上太久。
而五年的时间里,足够后宫的女人换上一茬了。
玉妃爬了上来,成为了这后宫里最为耀眼的女人,只怕如今是多少也有了一些想要做皇后的心思了。
皇后则依旧是皇后,是这后宫里,最为尊贵的女子,母仪天下,也是这天下最尊贵的女子,她依旧守着干瘪的后位和茁壮成长的儿子,过着如同守寡一般的生活。
剩下的那位大皇子的生母,依旧是个安安静静的徐嫔。从皇帝登基以来,她就是一个嫔,到了如今,她依旧是个嫔,待遇似乎一直在增长,最开始是拿着嫔位的份例,后来是妃位的份例,如今已经是贵妃的份例了。
虽然是贵妃的份例,但这改变不了她依旧是个嫔。虽然皇帝时时留意,这后宫里没人敢怠慢她,但毕竟无宠还是无宠。
后宫里的人都很感兴趣,为什么徐嫔还是嫔,也摸不准这到底算是得宠还是无宠。她所生的公主被记在了皇后的名下,远嫁和亲,儿子又不得皇帝待见,自己的位分始终升不上来,但她的待遇,却一直都不差,之前有人怠慢她,被皇帝发现了,直接打了一顿,逐出宫去了。
不过这事其实还是挺简单的。
徐嫔只是宫女出身,家里条件不好,又总跟徐嫔要钱,后来徐嫔做了皇帝的人,家里要的钱就更多了。
皇帝未必多喜欢这个徐嫔,因此待她也是淡淡的。不过第一个女人要厚待,这几乎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所以皇帝成婚的第三天,就给了徐嫔一个妾室的身份,正妻怀大公主的时候,徐嫔还正经得宠过一段时间。
那个时候的正妻并不是现在的皇后,她在生下一个女儿之后,很就又将皇帝吸引过去了,徐嫔也就又慢慢失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