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巧巧没说话,王妈妈进屋子里带着人添了炭:“小康,你去看看水怎么样了?”
小康这才出去了。
苏巧巧看向王妈妈,又看了看外面,摇了摇头。
王妈妈懂得,却也没说,只是低了头,避开了苏巧巧的目光。
小康的心是有的,只是恐怕不适合去齐王府。
隔天苏巧巧就带着小安和小康去拜见了老太太。
“明仪啊,来啦。”老太太端坐在主位上,很是和蔼。
“祖母。”苏巧巧在这个世界上的闺名,叫明仪。
苏巧巧行了礼,顺着老太太的手势,坐了下来。
“明仪今天来,是有一件事拜托祖母。”苏巧巧说着,招呼小康进来,“我已经开始准备出嫁的事宜了,这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以后回家可就难了。孙女这就想,送个人过来,替明仪给祖母尽尽孝。”
老太太也没戳穿,点点头表示接受了。婚事那么大的事面前,一两个小要求还是不算什么的。
那之后苏巧巧又把该拢的其他人都拢了,该换的其他人都换了。又观察观察,大概便也过去了两年了。
没有什么悔婚的情节,但苏巧巧也心明镜似的,两年过去,齐王世子的热乎劲儿早过了,怕是连苏巧巧长什么样都不记得了。
世子成婚,排场自然大了一些,苏巧巧本来的嫁妆又加了一些空抬的嫁妆,在街上走了一天。
如果苏巧巧真的是一位二八少女,那她可能确实会对以后的生活保有那么一点不切实际的期待,但她已经在各个世界里过了好几辈子,盖头还没揭呢,她就已经知道后面会是怎么样的光景了。
十六岁,好似人生重新开始了,又好像人生它……已经结束了。
龙凤花烛无声地燃烧,苏巧巧就静静地蒙着盖头,等着盖头有人揭,或者没人揭。
很晚、很晚的时候,终于有一个男人,被一群人七手八脚地扔进了房间,扔在了床上。
那人很粗暴地揪起盖头,扔了出去,醉眼迷离地看了看苏巧巧,转身就走了。
苏巧巧又等了好一会,来了一位妈妈,说道:“世子在书房睡下了,让夫人早些休息。”
苏巧巧谢过那位妈妈,便让王妈妈帮着准备安寝了。
第二天一大早,苏巧巧就起身打扮。今天是要给公婆敬茶的日子,公婆接了这茶,才算礼成了,不再是这家的“新娘子”,而是这家的媳妇。
一般来说,这种事情就是走个过场,尤其是齐王这种高门大户,不会太为难新妇。
只是苏巧巧毕竟是齐王世子选的儿媳,不是齐王和王妃选的儿媳,齐王妃的心里自然是有气的。
在齐王妃的心中,这个齐王世子妃的位置,本来是给世子的表妹留着的。只是世子不喜欢表妹,这才作罢了。
从祖父上论,李家自然还算是不错的门第,可若是看父亲,齐王妃多少是有点看不上这个儿媳的。
虽然不至于让她端着滚烫的热茶在那等着,但言语间多少还是有几句敲打的。
苏巧巧这个时候没法硬气,也硬气不了,因为在这个王府之外,她的娘家根本就没有办法给她撑腰,相反,她现在一切都要靠自己。
而且她很是清楚,这端茶还只是开始,后面还会有漫长的站规矩。
端看她怎么应对了。
“你是我们成儿自己选的世子妃,我们做父母的,也没有干涉。”齐王妃接过了苏巧巧的茶,悠悠开口。
言外之意,世子满意了,不代表他们满意,世子要是也不满意,就准备准备收拾东西滚蛋吧!
“媳妇谨遵教诲。”苏巧巧乖顺地行了一个礼。
“行了,先下去吧,换身衣服,从今天开始,跟着我学学这王府里的规矩。”
“是。”苏巧巧行了一个大礼,恭恭敬敬地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