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也是要做官的,就算分了家,日后许配的人家,应当也不会太差。但是相比之下,反倒是二姑娘是不希望早些分家的。
这便是第一重矛盾。
第二重矛盾,便是这里滑的生娘。李滑的生娘是一位姓苗的姨娘。如今的老太太过门的时候,老爷便已经有了三位通房了,这倒也不是坏规矩,只不过后来这三位之间和老太太爆发了激烈的斗争。
这位苗姨娘便是那场斗争的产物,本来生了儿子,做了正儿八经的姨娘,也算得宠,只是后来不知怎么了,就和当家主母之间不那么融洽了。
这么些年了,就这么一个孩子,还没见过几面,老爷更是干脆见不到,如今家里还有一些叫着姨娘实际上是通房的人,更是没有苗姨娘什么事了。
看李滑这名字,就猜得出来,这人八成是正得跟钢筋似的,这些年一直对老太太有怨,他倒是不会说出来,但如今偏偏生了个女儿,需要倚靠这李家的招牌给她许配人家。
这便是第二重矛盾。
第三重矛盾便是李活,虽然有了功名在身,只是一直不肯仰仗父兄,因此一直在考,始终没有去做官。时常被教训之下,也对父兄有所不服。
除此之外,系统李椿也不是很服这一辈的长孙李树。李树此人,多少有点执念深重的感觉,对于这个家的每一个人,李树似乎都带着天生的厌烦之感,行事作风怎么说呢,也不太符合李氏家训。
正常来说,系统李椿不应该讨厌这样的人,甚至搞不好会和李树一起。但问题是,李树针对的人是李椿,所以系统李椿很看不惯李树,自然而然地和大哥站在了一起——在这里,应该叫二哥。
二哥,也就是苏巧巧和系统李椿唯一的亲哥哥,李棉。李棉为人圆滑不乏正直,颇有君子之风,听系统李椿说,李棉的学问也颇为不错,常得先生夸奖。这也多少会遭到很多平辈乃至长辈们的留心和妒忌。
以上这些,还都是表面上的矛盾,内里有多少恩怨,是苏巧巧这种孩子尚且无法探知的。
苏巧巧八岁那年,父亲升了官,大姐许配了人家,给庆国公的儿子做了续弦。
庆国公的儿子发妻病弱,也没有生下孩子,大姐嫁过去,和头婚差不多。且庆国公一族不久前分了家,如今人员构成比之前简单了许多,在嗣妇繁重的任务里,稍微减轻了一些负担。
苏巧巧从二姐的眼中,明显地看到了妒忌与渴望。
她猜想,在二姐看来,这样的婚事,应该是一件顶好的婚事。她甚至有预感,二姐还想嫁得更高。
苏巧巧不置可否,她从来都知道,越是璀璨的王冠,越是容易戴得人头秃。
十岁那年,三叔终于做了官,是外官,带着全家离开了,虽说没分家,但也已经和分家差不多了。
苏巧巧从四妹的眼中,看到了不舍。
她觉得,四妹还小,应该还不懂京城的繁华之地与外面究竟有何不同。但外面的海阔天空里,或许可以让她自由自在。
十二岁那年,系统李椿也有了小小的功名,他跟苏巧巧说,“以后有我护着你!”。同一年,二姐也出嫁了,是王府的庶妃。
庶妃,其实就是正儿八经地做妾,只不过是在皇家做妾罢了。可是二姐很开心,因为现在她是李家嫁得最高的女儿。
苏巧巧从二姐的眼里,看到了志得意满,和对未来的期待。
真是个鲜活的女子啊她想。
然后就轮到了苏巧巧。
这个世界的苏巧巧,是扎扎实实地学了一套高门大户的求生本领。弹得一手好琴,棋艺不高但也不低。
烹茶、作画、焚香、花艺,也都会一些,算是不出错的水平吧,放在平娶平嫁的门户里,肯定都是够用的。
但是苏巧巧可能是有些用力过猛了。赏花宴上一首诗,让她一时名动京城。
苏巧巧没抄,真没抄,不过是随口做了一首诗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