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里长大的孩子,谁没点伤心事啊。
前朝的时候,皇上一开始只是个不受宠的皇子。但是后来鸩杀太子案发生了,他顶头的那位大哥没了,所有的宠爱就都一下子掉落在了他的身上。
然后又出了一件印玺案,牵扯人数众多,他和母妃也被卷入其中。一颗把手有毒药的印玺,害死了一个即将远嫁的公主,救了一位颇受皇上器重的皇子。
事情查了很久,查了很多人,大半个后宫都被扒了一层皮,因为这个皇子是先太子的弟弟,是最像太子的那个孩子,父皇一定要找到那个凶手。
查案的人被逼急了,开始大肆动刑,受了刑的人开始胡言乱语,只求一死。
最后这顶帽子不知道为什么,便被扣在了他的母妃身上。为了不影响于他,母妃便自尽了。
可是母妃并不是凶手,他很清楚。
从那之后,他就明白了,有些事情是查不出真相的,而活着的人反而会受到牵连。
所谓的真相,其实有时不过是给活着的那个、在乎的那个人一个交代。如果在乎的那个人没有能力,其实这件事就根本不会有一个交代。
交代对于那个死掉的人来说,大概是没什么用的,除非真的有什么“泉下有知”。
可就算有了一个真相,有什么用呢?那人又不会活过来。
母妃是皇后生下长子之后,送给父皇的人。所以他其实很明白,为什么这些权贵之女喜欢往男人后院里塞人。
管理工作肯定要比一线工作安全一点嘛!~
尤其是真正见过有妃嫔难产而死之后,他表示理解。
见过母亲辈冷落欺负之后,皇上其实想过为了这位皇后虚设六宫的,只是后来她不愿,他便罢了。
这种占便宜的事情,没有哪个男人会拒绝的。
但他还是不希望嫡子不是长子的情况出现的。因此在仪嫔被送进他的房间之后,每一次都要赏避子汤。
但是这玩意,很多时候都是概率问题,所以仪嫔还是有了孩子。
这个孩子是皇上自己处理掉的,十多天就夭折了,没有被发现异常,因为婴儿夭折本就是一件常事。
那之后皇上就不太敢去仪嫔那了。
仪嫔不甘心,给皇上下了药,又怀了一个孩子。
这一次,皇上没有留情面,直接明面赏下了一碗堕胎药。
事情到了这般,反而是皇后看不下去了,将仪嫔接到了自己的院子里坐小月子。仪嫔哭着告诉皇后,她想出府。
闹了这么一回之后,潜邸里再没有添过新人了。
直到登基之后的选秀,他才意思一下地添了三个人。
他给仪嫔道过歉,只是仪嫔不肯见皇上,最后才有了现在这种情况。
如今是过了几年,皇上好像有些放下了,皇后也迟迟没有孩子,这才依次就收了六位佳丽进宫。
——看起来是如此。
但其实收进来的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像苏玉奴这样“侍寝”的。
皇后对皇上并没有要求,也没有约定,甚至皇后也不知道,只是皇上很喜欢这种感觉罢了。
好像灵魂都跟着得到了升华。
但是有一些人却是真的,出于一些“迫不得已的权衡”。比如异姓王的女儿王氏,只是为了安抚她的家里,孩子应该会生,只是如果像当年的那个孩子一样是个男孩,只怕也会在某个时间段莫名夭折吧?
杨氏和柳氏也是真的,因为是皇后特意提醒的(皇后:我不是,我没有,我为大梦007)。
丽贵妃也是真的,因为要安抚丽贵妃的母家苏家。
还有文妃也是真的,因为她是丽贵妃的人,丽贵妃肯定会问。
但是皇上每天都会像皇后表达爱意,今天送个簪子,明天送个帕子,想起来的时候还会一起看星星,看月亮,一起从诗词歌赋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