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二十分钟头衔赠送的活动结束,想要的还有最后的一点时间。写这章的时候职业病犯了,多科普了几句调色的知识,你可以当成调色入门课来看,不是水。不过我多更了一些,算是赔罪。这一卷也快结束了,让我梳理一下思路。 忙活了一上午,王太卡算是把xb娱乐目前的事情梳理清楚了。 虽然只是在港岛的短短几天,但是xb娱乐在王太卡的方针和林助理的执行下,还是井井有条的。练习生也开始了训练,算是刚刚走上正轨了。 还有一个来自fnc那边的消息,就是《短裙》的v已经剪辑好了。这玩意也没有其他人想象中的高大上和艰难。毕竟去了港岛这几天,再渣的制作方完成一个有具体拍摄大纲的四分钟v,这还是很简单的事情。 剪辑很简单,但是最难的其实是调色部分。当然这也是对比剪辑来说。不过调色这个工作在外行眼里,大概是很简单的。甚至对于这样的工作,很多人都未必理解。 摄影师,摄像师,后期剪辑师,这些都是很常见的。其实还有一个被外人忽略的职业,就是职业调色师。 其实调色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作过程。不管是电影还是v,想要提升画面质感,就必须要调色。 为什么要调色?答案很简单,为了从形式上更好地配合影片内容的表达。 一部影片的表达语言,由画面、音效、同期音与配音等基本构成。其中,画面自然是最重要的基本要素,画面的表达方式不一样,对影片内容会起到非常大的改变。要想把影片内容表现得饱满、到位,那么画面的影调、构图、曝光、视角等细节都要精细安排,才能统一形成完美的、适合主题的表现力。 前期素材拍摄完毕,在后期机房,制作师会领会导演意图,根据影片风格,确定色调风格,对前期素材进行一级和二级校色,其目的是把素材这些“蔬菜”做成不同味道的“菜肴”,这完全取决于“厨师”对“菜肴”的制作手艺。 如果说,一道菜是由色、香、味组成,那么,影视后期的调色就是其中的视觉元素,而影片的节奏、蒙太奇剪辑手法等则是影片的味道。调色可以唤起观众的观赏情绪,甚至改变一部影片的风格,都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一部影片,不进行调色,或者调色不正确,会在视觉上大打折扣,本来可以影响观众情绪的画面,因为平淡无奇的色彩而达不到目的。 而没有调色的影片是粗制的半成品,调色不正确的影片是半废品,调色也是双刃剑,过犹不及不可取、恰到好处才行。 对于摄影师和摄像师来说,拍摄其实本质上是用光的艺术。而调色也是一种用光的艺术,只不过使用的是各自色彩的光。 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不同的商业环境,色彩基调也是不一样的,这和影视制作异曲同工。比如,我们会感受到大多酒店、饭店采用暖色调照明,就是营造一种安全、温馨、放松的感觉,在饭店,则可以激发食客的食欲。而冷饮店之类的环境,大多使用冷色调,强调清爽、冷静的主观感受。 比如,寒冷清寂的冷色调夜晚,风雪夜归人,突然,画面中出现一盏温馨的暖色调光亮,不管那个暖色调有多小,在大面积的冷色调中,依然非常显眼,观众会立刻被吸引,这样,接下来的,让暖色调不断扩大,最后,进入完全暖色系的房间,一种家庭的温暖、吸引力和渴望力就大大加强,冷暖色调的作用和鲜明的反差,在强烈的对比中自然形成,而这种色彩上的主观感受,并不需要过多的画面解释,就能水到渠成,这就是调色的作用。 所以不管是电视上播出的,还是影院里播出的,不管是v还是什么,基本上能看到的这种有制作水准的内容,都是调色之后的画面。 虽然王太卡会用ps弄一下色彩,但那也只是仅限于静态照片。动态影像的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