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用出去才是钱,陛下比臣更明白这一点。” “那么……你为何要把那些东西写出来,给天下人呢?” 突然间,天子这样的问道。 沈渔拿出来的是帝王之术,简单说,剖析了大乾的财政内容。 “陛下……大乾懂得理财的人太少了,如果多一些,很多东西,完全可以更好。” 沈渔客气的回答道。 “呵呵,呵呵……” 天子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沈渔。 “沈爱卿,你所求何物?”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沈渔这样的回答道。 本来有千言万语,有着许许多多劝慰沈渔的话,但是天子却最终沉默了很久。 他挥了挥手,让手下人都退了下去。 “沈爱卿,天下事,八九不如意,你可知为何?” “臣明白,就像是陛下也想保全太子一样,奈何他不死,很多人就不满意。” 沈渔的回答,如同锋利的匕首一样,刺的天子心中突然一痛。 “很好,很好,我从未曾见到过你这样的人!” 他的眸子都有点充血,咬着牙一字一句的说道。 “你是一个明白人,什么都明白。” “是的,我很明白。” 沈渔对着天子,平静的笑道。 “很好,很好……如果我年轻二十年年,我一定会拼死的保护你,可是现在……” 天子只是叹了一口气,再也不多说一句话。 “从明天起,你就是四品的翰林了,沈爱卿。” …… 一转眼,天气渐渐地变暖,寒冬告别了大地,已经到了春播的时节了。 这两个月,京城里面,最有名的事情,莫过于沈先生的讲学。 国子监中,每天两节课,两个时辰,一周一门课,能听得懂可以来听,听不懂的也不用担心时间,沈先生会在开讲前,提前预告下一门课是什么,并且提前印刷相应的课程、讲义等,让来听讲的人提前看看。 很多课程很有用处,比如货币学、金融学等等,很多课程很磨人,喜欢听的人没有多少,比如地理学,比如地质演化等等,自然,喜欢听的人没有多少。 不过,每堂课,都是座无虚席,现在京城那些闲散子弟,都被家人逼迫了养成一个新习惯,去国子监听课。 会不会有人捣乱? 这个,天子派出了锦衣卫,监督课堂,可以睡觉——这个沈先生说过,自己的课程比较枯燥,睡着了不要紧,就去后面睡觉吧,真的没啥,但是呢,谁敢捣乱,最轻的责罚就是抽鞭子,至于说砍脑袋等,说实话,如果闹到了那一步,还没有人做到。 沈先生免费给大家讲课,这些只是都是千金不换的那种,你还想要什么? 一门门的知识被讲了出来,一本本的小册子被印刷了出来。 当然……随着一开始的震撼之后,各种各样的闲话也就多了。 比如现在,就有地方官上书给天子,说朝廷怎么不下发玉米、红薯或者土豆的种子? 本草纲目刊行天下,三种农作物人尽皆知,许许多多的以为朝廷有了这种宝贝,最后才知道,啊,原来是沈渔沈子才,他有这三种东西的消息,但是还没有到手。 “请沈先生告诉我等,此物在何处,我等会排除万难,把这些东西取回来。” “沈先生,请以万民为念。” “我愿意代替沈先生出海,只求沈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