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5 章 谋将来(3 / 3)

能为了这一两次的事儿L专门养一群人,但是这群人还要维持着庞大的规模,毕竟他们能熟练操纵机器,到了农忙又能很快上手比再训练一次人更划算,重新训练要考虑机器的损耗和维修,这样亏的更多,所以平时行商忙时收割耕种,这模式挺好的。

我在胶澳给这个商行留一个仓库,到时候派人去,稍微赚一点就能把损失弥补了。这是我做的计划,四哥你看看。这是贸易模式,刚开始几年未必会有大收获,不过目的是维持您手里人的规模,赚钱反而不是首选。这是贸易路线,这是贸易的货物,这里面有一些是问过汗阿玛的,顺便说一下,要分出些利益给造办处。”

四阿哥的目的是不赔钱就行,他看了看,以他的理解是挑不出毛病的,就给了六阿哥和十四阿哥看,六阿哥在低头审阅,有看不明白的就问,十四反而跃跃欲试想在里面分杯羹,只是这会海棠和四阿哥在说话,六阿哥在问,旁边围着几个侄儿L在听,他也不好大剌剌的喊出来。

海棠在和四阿哥说:“种地是再怎么精耕细作都不能再拔高产量了。”除非有化肥,但是目前的化工产业简直是一片空白,化肥遥遥无期,就是有了化工产业也未必能造得出来,这真不是开玩笑,因为几百年后有些国家也不能大规模生产化肥。

海棠说:“只能用商业和工业来补贴农业。这一步走出去后,只要能成功,日后就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就是用工业商品换粮食。到时候发展商业,最好的模式就是闲的时候让百姓去做工补贴家用,忙的时候回来种地,这样能保留耕地,又能有额外的收入贴补家用。”

弘晖就说:“正在规划的那条山西到京城的铁路是不是就是这样?这条路修两三年,沿途的百姓就有差事可做,能赚一份钱补贴家用。”

海棠点头,问六阿哥:“说到这条铁路,听说如今有进展了?”

“嗯,关于黄河大桥有了进展,把黄河的泥沙和冰凌洪水都考虑进去了,就是费银子。”

海棠很有兴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