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古州地也。又西南减百里,至故承风戍(今湟源县境),是隋互市地也。又西减二百里,至青海(即青海湖),海中有小山,海有七百余里。海西南至吐谷浑牙帐(即伏俟城,今共和县铁卜卡)。又西南至国界,名曰白兰羌,北界至积鱼城(四川石渠),西北至多弥国(玉树通天河一带),又西南至苏毗国(在怒江、金沙江上游一带)。又西南至敢国(即藏文ka之音译,在今西藏拉萨市西北),又南少东至吐蕃国。又西南至小羊同国,又西南度旦仓法关(在拉达克岭东),吐蕃南界也。又东少南,度末上加三鼻关(在Ma sya di河上游)。东南入谷,经十三飞梯,十九栈道。又东南或西南,缘葛攀藤,野行四十余日至北印度、泥婆罗国(原注:此国去吐蕃约为九千里)。” 道宣的记载,大致描述了唐蕃丝道的根貌,并述及吐蕃西通中亚、南通南亚的道路。但是,它并不完全确切,而且这条道路与后来繁荣的丝路存在差异。根据《新唐书·地理志》中有关陇右道鄯州城条下注文及相关资料将唐蕃丝路勾勒如下—— 鄯城西行30公里至临蕃城(西宁市西),又西30公里有白水军、绥戎城(湟源县西),又西南30公里有定戎城。又南隔涧3.5公里有天威军,军故地为石堡城,吐蕃号为铁刃城(ke -lcas- ce),地在今西宁南80公里哈喇库图附近石城山。西行10公里至赤岭,唐蕃曾于此交马划界,地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南的日月山。往西过尉迟川(倒淌河)、苦拔海(尕海)、王孝杰米栅即军粮屯地,45公里至莫离驿(共和县恰恰),经公主佛堂,即文成公主所经过而留下传说的纪念地大非川(切吉旷原),140公里至那禄驿(大河坝)。经暖泉(今温泉)、烈漠海(若海),220公里渡黄河(黄河沿)。又235公里至众龙驿(移多崇陇峒)。又渡西月河(细曲)、105公里至多弥国西界,经牦牛河(即通天河)、渡藤桥,50公里至列驿(结隆)。又经过食堂吐蕃村(年吉措)、截支桥(子曲河给沙扁)。又经截支川,220公里至婆驿(子云松多)。渡大月河(扎阿河)、罗桥,经潭池、渔池,265公里至悉诺罗驿(苏毗王子悉诺罗故居地)。又经乞量宁水桥,又经大速水桥,160公里至鹘莽驿,唐朝使者入蕃,公主派人至此迎接。过鹘莽峡百里至野马驿,经吐蕃垦田,经乐桥汤,200公里至合川驿(那曲)。 过那曲的合川驿之后,开始接近吐蕃本部地区。经恕谌海,65公里至蛤不烂驿(桑雄),旁有三罗骨山。行30公里至突录济驿。唐朝使者至吐蕃,赞普每遣使慰劳于此。又经柳谷、莽布支庄,有温泉(羊八井),可以煮米做饭。经汤罗叶遗山和赞普祭神所,125公里至农歌驿,东南100公里至逻些(拉萨),吐蕃宰相在此迎侯唐朝使者,经盐池、暖泉、江布灵河,55公里渡姜济河,经吐蕃垦田,130公里至卒歌驿,乃渡臧河,经佛堂(大、小昭寺)。90公里至勃驿(糜谷)、鸿胪馆,至赞布牙帐跋布川(琼结县境)。计1885公里,加上长安到鄯城路程,全长达2900公里。在这条数千里长的古道之上,已留下无数佳话与动人的故事,还有待于人们继续去追寻、去挖掘、去探索、去开发! 唐蕃丝路是它们之间进行物质、文化、经济交流的工具,而唐蕃战争却又是双方发生联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战俘和被掠居民则是丝道上的另一种过客。 唐代的咏战诗,很大一部分是针对唐蕃战争的,如杜甫的《兵车行》、《天边行》等都是由此而发的,前者描述道:“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四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