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人(2 / 4)

镜开 陈拾一 2413 字 2023-05-26

郭佑仁拍掌大笑,给自己和楚轩云都添了茶,听她又道:“郭大人将你养得很好,我见多了仗着爹娘有点本事到处生事的草包,你……心肠不坏,是个好孩子。”

楚轩云与他的年纪不相上下,被她这么长了辈数的一宽慰,他抚着茶杯没有反驳。

半晌,楚轩云收拾了一天烂摊子,准备起身回房了。

“我爹不是襄王的人。”

楚轩云目光一凛。

“应该说他现在不是襄王的人,”他哂笑一声,“他一个还算年轻时就‘不识时务’的一根筋,老来又怎么会突然开窍了呢?熹平二十六年,先帝病重,大权旁落,昭王与襄王明争暗斗,朝中暗流汹涌。”

“恰逢其时南蛮屡犯边境,昭王主战,襄王主和。可靖州荒凉多年,好不容易有点起色,又在先帝的兴佛诏里被搜刮得所剩无几,再一打仗,就真的难以为继了。”

后面的话他不说,楚轩云也明白了。

南蛮一战是今上继位的最后一把火,为南境带来了十年之久的太平。可郭通也没错,他站了襄王,还是阻止不了靖州的衰败。

她没见过史书上说的“路有饿殍,荒坟堵道”,郭通见过。

晋安皇帝继位后,与境外邦交通贸易之路,重启前朝重农抑商之策开垦国土,东民北迁兴建靖、青、梁三州。

靖州在郭通的带领下上下一心,乘着东风励精图治,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

虽然这中间苦了整整一代人。

“后来靖州南来北往,成了关口贸易的必经之路,不少眼睛都盯着这块香饽饽,我爹他……埋头做事还行,官场那一套之前是没遇上,众人也不屑他这个靖州令;一但遇上便措手不及,谁都想在靖州分一杯羹。”

他抬头望向楚轩云,眼里冒着两团幽幽的离火:“我之前对你屡次试探,就怕你是襄王的人。他塞了不少人来靖州,但又不是什么紧要的职位,只要不是鱼肉百姓,尸位素餐我爹也就睁只眼闭只眼过了,他自知对襄王投诚过,晋安帝不见得就待见他。”

不是什么紧要的职位……她手抖了抖,“所以王常茂不是襄王的人?”

郭佑仁奇怪地横她一眼,问:“你为什么会觉得他是襄王的人?”

楚轩云:“我……”

因为皇上意有所指的让她来,她怀疑过郭通,又在郭通死后将目光移到王常茂身上,她……先入为主地认为靖州必定有襄王的眼睛。

郭佑仁自然不知她心中百般纠结,续道:“你别看王常茂一天到晚招摇过市,嫌命长似的,我爹再老眼昏花,也不会放任这种人在靖州坐享其成,可靖州早已不是原来的靖州了,他一个人官再大,也管不过来,下面一堆蛀虫,他只好以毒攻毒。”

为官之道在制衡。

郭佑仁:“当然了,不止于此,当时襄王那边动作不小,靖州勤悬而未决,他怕……靖州成为党争的筹码。”

言尽于此,算是他对楚轩云为靖州奔波半月有余的交代。

当然了,无论楚轩云折子写得再动听,郭通都难辞其咎,郭家从此绝迹朝堂——更何况这本就是皇上想要的。

郭佑仁风尘仆仆地来,又风尘仆仆地去,楚轩云立在门边,心和身子一样凉。

她来时的疑惑大抵有了答案——

是郭通给皇上递了折子,陈明靖州的情况,要她这个“以鉴圣听”的长史来走一趟,剿灭一批啃食靖州的蛀虫乃至他的命,顺便表明立场。如此一来既保全了郭家又重整了靖州,一步好棋。

她轻笑一声,郭佑仁说他爹对官场一窍不通,真是谦虚过了头。

倘若只是如此,她这一趟就是来收功的,郭通临死前还送了她一份天大的人情。

可皇上不想止步于此。楚轩云她磨了磨牙,暗骂了一声混账。

她要是清清白白,那郭通一事自当恰如其分,该怎样了结便怎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