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玉柱还在拥美高卧,巡抚衙门的门房里,已经坐满了候补的大小官员们。 在大清的官场上,玉柱可以不见这些候补的部下们,但是,他们却不能不来巡抚衙门前坐班。 若是错过了补缺的机会,那会遗憾终身的。 在大清,从康熙晚年至道光时期,全国的官员总数都维持在23000人左右,其中文官15000人左右,武官8000人左右。 这个官员总数和过亿的总人口相比,实在是少得可怜。 但是,在康熙朝,全国的候补官员们,已经超过了8万余人,用当时最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候补官员“如过江之鲫”。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草民们的负担就很轻。 大清的官员虽然很少,但是,胥吏和差役却多如牛毛。这些人之中,胥吏的俸银极少,几乎无法糊口,白役们干脆就没有俸银。 但是,他们宁死也要待在衙门里当差,赶都赶不走。 陕西,并非文盛之地,历年的进士都很少。所以,全省的候补官员们,大多是捐班或是荫封的出身。 吴江出来的时候,抚衙的门房里,正在开茶话会。 “我说,玉宫保应该不至于这么早,就见咱们吧?” “是啊,新抚台上任,再怎么着,也不可能到任的次日,就升衙视事的。” “可是,咱们必须每日都来。” “这位抚台大人,来头可是不小,年……” “慎言,慎言。” “哦,哦,多谢兄台提醒。” 嘿嘿,提醒的这位,肯定是个明白人。 岂有在巡抚衙门里,公然拿总督和巡抚说事之理? 吴江走到门房的门口,大声说:“我家宫保大人吩咐了下来,请候补道员以上的诸位大人,跟我来!” “是。”在场的二十几名候补道,纷纷起身,跟在吴江的身后,进了抚衙。 吴江把众人领进了抚衙三堂的东花厅。 众所周知,三堂内的公事厅,就是玉柱本人办公的地方。 这些候补的道员们,全都精神一振。难道说,今天的运气甚好,竟然这么快就可以见着玉宫保? 陕西全省,一共有七个道员的官缺,即:粮盐道、驿传道、汉兴道、潼商道、陕安道、神木道和榆林道。 但是,候补的道员,却有二十四名之多。 东花厅里,已经摆上了二十几套桌椅和文房四宝。 见大家面面相觑的望着他,吴江微微一笑,说:“我家宫保大人吩咐过了,陕西之事尤重粮储,如何顺畅的运粮去西宁,还请诸位大人坐下来,慢慢的写。” 实话说,在任的道台们,办差的积极性肯定不如这些候补的官员们。 当年,老四登基之后,底下的官员们不肯听话,他干脆大面积的任用候补官员们,一对一的盯着在任的各级官员。 在任的官员,若是干不好,或是露出了贪污受贿的马脚,很容易就被候补的官员们,给顶替了。 现在,玉柱担任了陕西巡抚之后,别的事情,其实都是小事。 唯独,从河南运粮至陕西,再从陕西运粮至西宁,成了当务之急。 这个时代,陕西和河南交界处的黄河流域,因为落差过大的问题,而无法通航。 东部地区的粮食,到了陕州(三门峡)后,必须卸船,用人力和畜力,驮进潼关的三河口,再运输进西安等地。 这么一来,走陆路运粮去西宁的成本,就高得惊人了。 有人专门计算过,从东部的产粮大省,运输一百石粮食进入西宁。西宁实际收到的粮食,仅为两石左右,也就是五十比一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