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3 / 3)

点小心思,十六七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她也不会嫌秦念薇早晚吃得多,毕竟又不是真的恶毒大嫂。

秦念薇开学后,家里买菜的活儿,就全部落到了楚昭昭身上,秦晖想帮忙,但被楚昭昭拒绝了。

她是十八岁,不是八十岁,买个菜而已,有什么难的。

之前秦念薇暑假在家的时候,楚昭昭也偶尔自己去买菜,所以对周边的菜市场还算熟悉。

如今已到了1976年的下半年,明年就会恢复高考,紧接着,后年政府就会宣布改革开放。

从此,华国将迈入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征程。

这么重要的决定当然不是突然宣布的,它是经过了反复的思考和验证。

比如楚昭昭现在去的这个菜市场,就是政府搞起来试点的,算得上一个小型集市。

不仅卖菜,还有卖日用品百货的,只是规模不大,都是地摊形式。

像这样的集市,城西城东还有好几个,毕竟整个京城这么大,人又多,光一个集市怎么够。

只是,如今政策不明朗,有胆魄以身试险出来摆摊的不多。

要么是上头有人,得了小道消息的;要么是有样学样跟风的,见别人卖了没事,他才敢卖。

楚昭昭就是后一种。

她默默观察了一个多月,还跟不少摊主聊过,比如其中有一个叫陈欣怡的。

这人家里是纺织厂的,所以能用内部价搞到很多碎布头。

虽说是碎布头,但其实并不是很碎,可能没办法直接用来做衣服裤子,但缝补拼接起来,也还能将就。

楚昭昭想到后世流行的一种背包,一经推出就大受追捧,便想自己尝试做出来卖。

于是,楚昭昭在陈欣怡这里买了很多碎布头,还向她打听市场规矩。

陈欣怡是个十分外向的人,而且她在纺织厂有内部关系,一般人抢不走她的货源生意,见楚昭昭买的多,便也愿意告诉她实情。

“你也想摆摊吧?我告诉你,没事儿,那些戴红袖章的人还会到咱这里来买东西呢,根本没人管,我都摆了小半年了。”

“那敢情好!”

“妹子,你打算卖啥呢?”

“我打算卖女同志用的包包,手提包,斜挎包什么的,我自己做的。”

“这个不错,咱这里还没人卖这个呢。”

陈欣怡嘴上这么说,心里想的却是,做包肯定需要布料,对方买了这么多碎布头回去,肯定就是拿来做包的。

要是生意好,以后肯定还会来买,这样一来,她这边的碎布头不就有了一个稳定客源。

于是,陈欣怡的态度不由得热情了几分,还主动提出,以后楚昭昭如果需要布料尽管来找她,保证物美价廉。

楚昭昭也正有此意,两个都有意交好的人,聊着聊着就跟亲姐妹似的了。

离开前,陈欣怡还多送了楚昭昭一斤碎布头。

楚昭昭扛着比她人还大的一包东西,艰难地走了回去,刚到胡同口,正好碰到秦晖出来倒垃圾。

“阿晖,快,我....我要不行了....”

话还没说完,楚昭昭就连人带货,摔倒在地。

幸好都是些布料,楚昭昭摔在上面,倒也没受伤,只是她买的那些菜啊肉啊的,撒了一地。

“大嫂!!!”秦晖连忙跑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