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上就算是认识了,通过秦明的介绍,也大致知道了大家的性格喜好。
陈大爷家住在北屋,一共两间正房和一间耳房。
他和老伴住一间正房,另一间正房给了已经结婚的大孙子一家,耳房就给了另一个孙子,小孙子今年19岁,还没结婚,平时都在陈大爷处开伙吃饭。
楚昭昭他们过去的时候,陈大爷的大孙子和小孙子都还没回来,所以没见着人。
至于陈大爷的儿子们,一个死了,一个跑了,还有一个失踪了,也是个苦命人。
要不是还有两个孙子在身边,他们当年估计也挺不过来。
还有一间北屋和耳房住的是梁建国一家五口,两个大人,三个小孩。
梁建国在酒厂上班,还是个小领导,秦明托他买后天要用的酒水,梁建国一口答应,叫他明天下午直接去酒厂找他。
西厢那边是三间房,一共住了三户人家。
跟秦明关系最好的胡建斌和宋金花两口子就住在那边,他们两个都是鞋厂的工人,只是胡建斌是正式工,宋金花是临时工。
两人是自由恋爱结的婚,夫妻感情很好,有一个三岁的儿子,家里没人给他们照看,平时就由宋金花带着去上班。
另外两户住的都是一家四口,其中一户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年,但还没找对象结婚。
秦明带楚昭昭过去的时候,可把他俩羡慕坏了,惹得秦明防贼一样地防着他们,说完事发完糖就赶紧带着楚昭昭走了。
南屋那边也住了两户,不过都是租户。
这年头,租户很少,但也不是没有。
有些是单位分房没下来,但他急着结婚,家里住不下,就自己出来租房。
还有的就是跟家里闹翻,分家出来的。
当然,也有从外地或者乡下进城务工的,但这种情况就更少了,毕竟城里的工作可不是那么好找的,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很多厂子都只招职工子弟。
秦明还带楚昭昭去了隔壁四合院,主要是为了拜访那边的管事大爷张永正,就是之前借自行车给秦明的那人。
有了之前的对比,楚昭昭觉得张大爷跟陈大爷的态度截然不同,很是热情,回来的时候,还给秦明拎了一个大西瓜。
现在的西瓜可不好买,有钱都未必买得到,还得有专门的西瓜票,而且还得一大早去供销社排队抢,去晚了就没了。
看来,这张大爷对秦明那是真心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