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国公。 这个观字就是取自于他的父亲,前隋的观王杨雄。 弘农杨氏观王一房之所以会被冠以观王之称,就是因为这个。 历史上武德六年的时候,他被任命为了中书令,吏部尚书。 只不过,因为李元吉的出现,已经改变了历史,所以他眼下并没有担任过中书令,但仍然被任命为了吏部尚书,管着天下所有官员的升迁调度。 前身能够娶到杨妙言,据说还是他从中做的媒。 想想也是,他是武德二年归顺的大唐,前身刚好是武德三年娶的他侄女为妻,这里面要是没有他的原因那就怪了。 毕竟,李渊为了给前身找一个好妻子,可是问遍了关陇八大家,以及五姓七望。 五姓七望没给李渊这个面子,他要是也不给李渊这个面子的话,杨妙言也嫁不进齐王府。 不过,他跟任瑰似乎没什么交际,更没有什么仇怨,为何会弹劾任瑰呢? 他可是分量极重的六部尚书之一,眼下又在文臣堆里厮混,他弹劾任瑰的意义跟武勋可完全不同。 所造成的冲击,以及对任瑰的伤害,也完全比武勋们要大。 毕竟,任瑰如今可是三宰之一,细细论的话,他可是任瑰的下官。 他弹劾任瑰,就是以下克上。 而且还有点文臣之间内斗的嫌疑。 大唐本来就武强文弱,文臣们抱团才能跟武臣们抗衡一二。 他如今帮着一众武勋,欺负自己团体里的人,稍有不慎就会自绝于文臣团体。 所以他弹劾任瑰,好处不见得有多少,但坏处有一大堆。 他完全是费力不讨好。 “你去把萧瑀召来,我有事问他。” 李元吉弄不懂其中的关节,就只能找一个能弄懂的人来解惑。 刘俊应允了一声,亲自赶去三省找萧瑀。 没过多久以后,萧瑀在他的引领下进入了太极殿。 “臣萧瑀参见雍王殿下。” 萧瑀到了殿内,客客气气的施礼。 李元吉摆了摆手,示意萧瑀坐下说话。 待到萧瑀坐定以后,李元吉开门见山的问道:“萧公,我刚刚看到一道弹劾任公的奏疏,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 朝堂上的奏疏,绝大多数都要过一遍三省。 像是杨恭仁这种级别的人弹劾人的奏疏也不例外。 当然了,以杨恭仁的级别,也可以不通过三省,直接把奏疏递到太极殿。 问题是,这一批奏疏都是三省送过来的。 也就是说杨恭仁将奏疏递到了三省,再由三省送到了太极殿。 三省的三位宰相,肯定是看过他的奏疏。 就是不知道任瑰在看到杨恭仁弹劾他的奏疏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不过,任瑰没有动用特权将这道奏疏压下来,反倒让人给送过来了,这说明任瑰并不打算兴师动众的计较这件事。 至于私底下会不会报复,那就是任瑰和杨恭仁两个人的事了。 萧瑀听到这话,略作沉吟以后道:“殿下说的可是观国公弹劾任中书的事?” 萧瑀如今知尚书,陈叔达知门下,兼任尚书右仆射,任瑰知中书。 由于任瑰在爵位上比他差了那么一丢丢,再加上又居于三宰的末席,所以即便是年龄比他大,他也不能称其位任公,自降身价,只能以官职相称。 听萧瑀话里的意思,明显是看过这道奏疏。 李元吉疑问道:“我记得任公和观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