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 袁熙(3 / 4)

汉末圣人 鸣奇 2472 字 4个月前

敢妄动,于是总算度过了相安无事的5年。

贞观6年(204年),公孙度病死。本该其长子公孙康继位,曹昂偏偏偏偏让公孙度次子公孙康继任辽东郡太守,永宁乡侯(公孙度的爵位)。

于是兄弟2人为了争夺权力,内斗不停,袁熙乃支持势弱的公孙恭,参与到公孙兄弟的斗争中。

仗打了两年,以公孙恭被杀而结束。

正当公孙康以为可以坐稳辽东时,曹昂以公孙康以下犯上,攻杀大臣为由,分3路从水路两线出击辽东。

作为1个优秀的带路党,袁熙很快放开各条道路,引楚军入境。

此战摧枯拉朽,进展迅速,不到4月,辽东遂亡。

曹昂以昌黎(原辽东属国都尉)、辽中、辽南(分辽东设)、辽北(玄莬)、乐浪、带方6郡置平州,经营东北。

乌桓亡了,公孙氏也亡了,袁熙自离冀州,已整整十年。这些年,他无时无刻不想着回家。

眼看诸事已必,他想回家了。

袁熙给曹昂写了1封信,他愿意放弃官职、军队,只求回去。

很快曹昂也回了1封信给袁熙。

“大业未半,不能中道而崩。今得辽东,复望韩国、扶余也。”

袁熙有些不明白,两个北方胡虏,有什么可望的。

他想回家,是昂哥儿不让他回去吗?

袁熙派沮授去见曹昂,他要告诉曹昂,他真的可以放弃所有,他只想回去。

很快沮授回来了。

十年的边塞风霜让袁熙成了褪去稚嫩,也让沮授变得格外的苍老。

沮授5十多了,身体、精力早不比从前,他也想落叶归根了。

看着沮授疲惫而消瘦的脸,还有那灼灼的目光。袁熙便知道,沮授被曹昂说服了,反成了曹昂的说客。

“天子为何不让我回去?”

“,要将韩国、扶余以及3韩之地化为汉家土地。”

“都是不毛之地,要之何用?他身为天子,富有4海,难道这些还不足够吗?他知不知道,韩国、扶余,1年中有近半年都是严冬。”

“天子知道。

,这些地方和平州,将会设为安东大都护府,作为我朝历代太子的封地。大都护1职,世代由大楚太子兼任。”

“真的?”

袁熙1愣。

“天子亲口说的,不会有假。天子春秋鼎盛,而且是长寿之相,太子只怕很多年,不能继位。

如果有1块自己的封地,位置会更加安稳。

太子虽是天子嫡长,可下面也有几个弟弟。太子虽为嫡,可母族的势力,远不如其他皇子。

现在众皇子都还小,纷争还未出现,可以后呢?

2公子要为以后计。”

袁熙点点头。

为了这个从未见过面的外甥,他什么都愿意做。

之后不久,袁熙带着部队到了韩国,再不久,韩国就流出此地有金脉,河中淘沙,便可采金的流言。

袁熙在韩国待了3年。这里的环境极为恶劣,加速着袁熙的衰老。

可是袁熙甘之如饴。

贞观十1年(209年),大将曹休、田豫分水6两路出击韩国,攻破其都丸都城(吉林省集安市丸都山上),诛杀其王伊夷模,收拢民众数十万,亡韩国。

大楚在韩国设玄莬都督府,而袁熙则继续兵败逃往扶余国。

这些年,1路向北,向北再向北。

袁熙无比思念故土,可离着故土却越来越远。他是多么渴望回到生他养他的地方,可是他这只离了家的鸟儿,不知何时才能返乡。

贞观十5年(213年),护东夷校尉田豫攻破扶余国都鹿山城,擒杀扶余王尉仇台,灭扶余国。

整个外东北,楚军面前,再无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