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此次寿春之战,张烱才会上蹿下跳,上下其手。他已经不满足于做一个亲信,他要做执掌文武的重臣,甚至成为一方诸侯。 眼看袁胤支支吾吾的样子,张烱顿觉此等庸碌之人,实在不配与他相论。 于是张烱便说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本来有机会大胜的,诸位若是只顾自己,如何对得起左将军。 我以为桥中郎将当继续率水军为前锋,吸引徐州军的注意力,诱其离开浮桥,而我军主力则绕过八公山,直达下蔡浮桥的西面,摧毁徐州军的浮桥。 到时徐州军必然生乱,桥中郎将再回军西进,与东面的军队前后夹击,此战必胜。” 张烱说完,刘彦立刻夸道:“张从事决胜干里,运筹帷幄,谈笑之间,就将徐州军玩弄于鼓掌之中,就是张良、韩信,亦比不过。” 张烱得意洋洋,虽然谦虚回应,可眼中的骄傲却抑制不住。 这时久未开口的孙香便问道:“寿春城还要防守,总不能军队尽出,张从事以为要派出多少兵马绕道出击?而且既是派兵突袭,张从事以为谁可领此军?” 打仗并不仅仅靠出谋划策,实际操作要远比几个策略复杂的多。 可是张烱不在意这些。 张烱不以为意地回道:“我觉得若是袁相国不愿领兵,我可以代之。除了我的本部,袁相国再调给我一万五干人即可。” 孙香听罢,一时错愕,张烱这是要将整个寿春城的军队全都拉出去,也不怕闪了舌头。 “那寿春城还有兵防御吗?” 张烱不以为然道:“我军若胜,何必守城。” “可若是败了呢?” “绝无可能。” 虽然张烱大言炎炎,可袁胤也不傻。他也知道此次出击有风险,成败难料,不可能将全部家底都堵上,最终双方一番争论,袁胤给张烱兵马三干,加上其本部共计八干人负责绕道偷袭。 而袁胤和孙香分屯于城中和八公山上,待张烱得手,一齐出击,合围徐州军。 众人商定,张烱大摇大摆地离开。 这时孙香立刻说道:“张烱此人,言过其实了,此番出击,怕是难胜,国相不应该让张烱去出击。” “文阳(孙香字),你多虑了,我也知道,张烱平日好说些大话,但是能力是没有问题的。此次出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即使不能大胜,料想也不会大败。” 眼看袁胤的态度如此乐观,孙香也知道张烱乃是袁术面前的红人,遂不再多言,只得建议袁胤,加固城墙,做好长期坚守的准备。 袁胤倒是对孙香颇为信任,于是从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