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哗变成风(2 / 3)

蜀山悬剑录 大明终始 1681 字 2023-07-01

  恰巧,军中有一位副将犯罪,应该处死,诸将请求用钱赎罪,邓景山拒绝;副将的弟弟请求代他受刑,邓景山也拒绝。副将的弟弟请求献一匹马来赎罪,邓景山这才同意。  诸将大怒若狂,说:“我们还不如一匹马吗!”  然而,邓景山不但没有反思自己的做法,反为掩饰自己的失误,呵斥并驱赶诸将。  小将黄抱节原本担心私吞军粮东窗事发,利遂用诸将的愤怒发难,聚众起兵。二月三日,河东军变兵击斩邓景山。  消息传到长安,肃宗认为邓景山驾驭部下不当,以致激起兵变。在平叛大局下,肃宗决定不再追究叛乱者,而派遣使者前往太原府,安抚军心。  诸将请求让都知兵马使、代州刺史辛云京担任河东节度使。辛云京为报张光晟当年相救之恩,上疏保荐兵马使张光晟为代州刺史。  唐肃宗下诏同意,河东军兵变之事这才平息。  好不容易安抚了河东军将士,没想到按下葫芦浮起瓢,河东道绛州各战区行营兵团又发生哗变。  绛州(今SX省新绛县)在河东道(今山西一带)的西南,在都畿道(今河南一带)的西北,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无论是遏制燕军西进长安,还是拦截叛军北上太原,都是战略要冲。  安史之乱以来,绛州是军事重镇。朔方、镇西、北庭、兴平、陈郑等各战区行营兵团均在绛州驻扎。  绛州一向没有粮食和物资储备,各战区行营兵团粮草供应全靠朝廷和河东军调拨。河东军存粮消耗殆尽后,三军将士们的粮食和赏赐都不足。此时,绛州一带正逢荒年,百姓饥馑,民间根本没有粮食可以征收,想搜刮也不能搜刮。  朔方等诸道行营都统李国贞(李若幽)不断上疏告急。由于肃宗卧病在床,李辅国和元载把持朝政,兵部一直未向绛州调拨粮饷。时间一长,各战区行营兵团军心愤怒。  左右心腹觉察到士兵们的不满情绪,将其告知李国贞。李国贞没有太在意,对麾下将领道:“诸将何苦如是,已向朝廷奏报,粮饷迟早会到。”  信宿军突将王元振曾被李国贞辱骂,心怀不满,打算发动兵变,于是假传军令,对信宿军将士道:“明天修建都统李国贞的府邸,人人都要准备畚箕和铁铲,明日一早在府邸门口集合,等候分配任务。”  士卒们大哗,愤恨道:“我河东将士威武雄健,岂是修筑大官府宅的工匠?!”  暗流涌动,兵变一触即发,李国贞却对即将到来的危机一无所知。  二月十五日,王元振率领麾下,率先发动攻击,纵火焚烧内城城门。  左右偏将劝李国贞弃城遁逃。李国贞道:“吾衔命为将,不能靖难,安可弃城乎!”  左右偏将坚持劝李国贞躲避变兵,以待时机。  李国贞于是逃到绛州监狱躲避,伪装成被关押的犯人。  没过多久,李国贞心腹为变军士兵所擒,指出李国贞的藏匿所在。王元振遂抓捕到李国贞。  王元振把士卒们平常吃的食物放到李国贞面前,质问道:“吃这种东西,还要将士们做苦工,你身为主将,于心何忍?”  李国贞断然否认,道:“修建家宅,绝没有这事。军中粮食短缺,确实是事实。但并不是我故意克扣士兵粮饷导致的。我不断向朝廷奏请,只是朝廷一直没有答复,这些情况你们都知道。我并没有故意刁难三军将士。”  李国贞言之凿凿,众将仔细一想,确实如李国贞所言。众将正打算释放李国贞,各自回营。  突将王元振嗔目喝道:“今天这事,还犹豫什么?李都统如果不死,咱们就得死。”说罢,拔出佩刀,砍下李国贞头颅。  众将心道,事已至此,已无后路。于是将李国贞的两个儿子和三名心腹将领也逐一杀害。  信宿军哗变如同一场瘟疫,在绛州各行营兵团迅速蔓延开来。  驻防在绛州翼城(SX省翼城县)的镇西、北庭两战区行营兵团,也发生哗变。变兵诛杀行营兵团节度使荔非元礼。  哗变结束后,镇西、北庭两军诸将共同推举低阶将领白孝德为节度使。  军队哗变,非同小可。绛州行营被杀的两员主将,李国贞乃是李唐宗室。荔非元礼更是大唐悍将,曾经追随高仙芝、李嗣业等名将,横扫西域,收复两京,立下不世之功。  天下唐军皆拭目以待,看朝廷如何动作。  白复、郭子仪、李光弼和来瑱等名将纷纷上书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