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 章(2 / 4)

,将小姑娘的头发简单盘一下,将梅枝重新插上去。

“这样更好看了。”

小姑娘摸着头上花枝,拉着老婆婆兴高采烈地询问是不是更好看。

老婆婆笑着哄道:“好看,夫人手巧,比阿婆插得好看,妞妞长得也好看。”

小姑娘乐开了花,上来拉李姈的手道谢。

李姈怜爱般抚着小姑娘的头。

老婆婆怕小孙女唐突,忙将小姑娘拉过去,向他们再次道了谢后,便朝院门方向去。小姑娘好似舍不得这个给她扎头发的人,频频回头冲李姈挥手作别。

李姈站在原地看着远去的小姑娘,直到她们消失在转角。

“想什么呢?”杨徹拉着她问。

李姈又愣了一会儿,才摇摇头道:“没什么,只是觉得这小姑娘很可爱。”

杨徹明白她心中所想。

如果没有变故,他们早已成婚,现在孩子应该比那小姑娘还大一些。

他无法言语去安慰她,抓紧李姈的手。

李姈也明白杨徹懂她心思。

过去的事不是他们能够左右的,但将来的事,她要握在手里。

“去那边看看吧!”向另一侧人少的地方去。

转了一圈,在寺中用过斋饭才回。

午后阳光温暖,洒在人身上暖洋洋,杨徹忽然来了兴致,想到镇子外的学堂去,看看古代先进的免费教育机构。

小镇外的学堂大门紧闭,匾额上书着“蒙正学堂”四个大字,左下角的书匾日期乙未年八月十五,没有留下名字。

今日学堂没有开学,门前的街道上有孩子的追逐嬉闹,还有孩子口中在背着《弟子规》。

“是哪位儒商?”杨徹问。

“只听闻是屏州的一位商人,未有听说姓名。”

匿名建校,免费提供教学所用,还不留姓名。

文人重名,商人重利,古人更是如此,这位儒商,不要名不要利。

这倒是稀奇。

杨徹也更加好奇。

马车从小镇穿行,镇子上的街道两边店铺已经挂上灯笼。

回到华阳城天色暗下来,西市的灯市已开,街道两边千奇百怪、五颜六色灯笼,应接不暇。

天还没有黑下来,街道上已经比肩接踵。

杨徹与李姈下了马车,也走进汹涌的人群。

李姈上一次逛上元节灯会还是十几年前,那时候还小,身边跟着一群奴仆,将她小心翼翼围在中间,玩得一点都不尽兴,由于那时个头不高,很多都看不见瞧不见,并不觉得灯会如何,她只能记得人很多。

如今再逛灯市,原来这般热闹,不仅满街道灯笼明如白昼,吃喝玩乐的摊位更是一排排,还有许多见都没见过的稀奇古怪之物。

她正好奇地看着一个摊位上的东西,街道上舞龙舞狮表演经过。逛到另一条街,又见到杂耍,这些都是她未曾见过的表演,当即被吸引。

杨徹见她看得如痴如醉,像个久不出门的孩子,对什么看着都新奇,他便拉着她随着表演队伍走,并时时帮她挡开拥挤的人群。

跟着队伍走了一条街,李姈这才看够,开心地说:“常听人说上元节灯市热闹,亲自来逛,竟比他们口中说的还热闹。刚刚那个技人的信到哪里去了,怎么一下子就没了?”一脸疑惑不解看着杨徹。

表演幻术的技人,将一封信放在了盒子里,打开盒子,盒子内空空,信不见了。

这是极其常见的戏法,李姈也是从没有见过才没瞧明白。

“盒子盖子上有一块同样颜色的活动木板。”

这么一提点,李姈当即明白,在盒子盖上后,活动的木板掉下来,盖住了信。

“这种戏法倒是有趣。”

“我再带你去看个同样有趣的。”

他拉着李姈来到另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