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2 / 3)

面礼也好,公主肯定喜欢。”

杨徹斜他一眼,没说话。

张延更加糊涂,“不对吗?”自己没说错,送礼就送对方喜欢的。

杨徹找出《丹桂图》,将其收进帙袋中,这才拍了拍张延的肩头道:“公主喜欢乳酪桂花糕不错,但是最喜欢的是当季新鲜的桂花做的乳酪桂花糕,并且是城门外的那家。一来这季节的桂花糕用的都非新鲜桂花了,二来这季节城门口那家是不卖桂花糕的。其他的家卖的味道都差些,公主并不十分喜欢,不值得送。”

张延一脸恍然大悟表情,原来因为此。

次日,杨徹将挑选出的三幅画分别撞在帙袋中,并找来一个精美的礼盒,将三幅画仔细放心去,里面还放了一个桂花香包,这才将盒子合上,吩咐张延送过去。

他和平江公主这一来一往很快便引来了旁人注意,首先便是杨信。他知道此事,没有过问一句,大概是上次吵过架现在气还未消。其次是阮家兄弟,后来便是其他的举子和朝中官员。甚至隋波还登门,专门是为了此事。

他半真半假掺着说,只是受邀去鉴画,得公主夸赞讨要几幅画,便吩咐送过去。

越简单,对他们都越好。

本是普普通通的一来一往,就被这么多人关注。他也庆幸没有过多的往来,否则必然给她带去麻烦。

月底重华书院月评,孙巍一如既往,还是名列前茅,又将柏煜压在后面。

文章不像前几次那般能看出明显进步,但是这次的文章被称为状元文章也是名副其实。

李姈那边依旧没消息传来,那个只进不出的高个驼背男子身份还没查出来。

十一月初收到荆捷的邀请,月中重华书院弟子和国子监监生有一场文会,地点就在聚贤楼,届时重华书院的李山长和几位讲学夫子,国子监有监正和几位博士会过去。

这次说是文会实则是文试,重华书院和国子监之间的一场比试。

如此才子盛会,神仙打架的场景,他怎么能错过。

到时候除了这些人,朝中官员,在京的举子们都会去围观。

孙巍这匹重华书院黑马肯定会参加,众目睽睽之下,又是双方比试,他再无任何舞弊可能。是骡子是马就能够分辨清楚。

也能借此看看才子们的水平,自己处于什么水平。

十一月中旬,华阳天气已经很冷,往年这个时候已经落雪,今年雪期来得有些晚。看着天色和气温这一两日差不多要落雪了。

杨徹裹紧厚厚裘衣,走出房门,张延上前来说杨信今日也去聚贤楼,已经坐马车走了。

这二十多天,他与杨信隔着一道门却一面未见,只前几天杨泉寄了东西和信过来,他让邱叔送过来,叮嘱一句:“天寒别受冷,免得旧疾复发。”

杨徹承了他的关心。

今日出门没敢大意,不仅里面穿得厚,外面的裘衣也厚,坐在马车中,怀中抱着暖炉,竟然还有点发汗。

马车从西市绕行,大约是今日人都去聚贤楼了,街道上没有多少人。街尾没有瞧见方鉴和他小弟子的字画摊。

莫不是也去聚贤楼了?

他心中猜想。

方鉴曾经也是这华阳有名的才子。

旁人都称赞他十二岁拿下汝宁府解元,却忽略了方鉴。当年方鉴高中太康府乡试第三名,也不过才十四岁。

他叮嘱张延,到了聚贤楼时留意下有没有方鉴师徒。

聚贤楼门前街道停满车马轿子,杨徹提前下马车,徒步走过去。

走到门前,对面有人冲他挥手喊他。

许登云披着一件白色斗篷,白色的狐裘围领映着本就白皙的脸蛋更加白嫩,杨徹很不厚道地又想起了小白猫。这次更像了。

“子清兄,好巧。”许登云疾步走到跟前,咧嘴笑着道,“我来之前还想,这样的文会子清兄一定会来,肯定能够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