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2 / 3)

,看着让人心疼。

少时,她贪嘴,爱吃甜食,太后总是怕她会吃胖,故意吓唬她:“若是吃成胖墩墩的姑娘,伏家要退婚的。”

太后若是如今能瞧见,定不会拦着,会劝她多吃些吧!

他眼眶温热,躬身施礼,垂首敛起眸中心痛和要夺眶而出的眼泪。再次抬起头来,平江公主正直直地盯着他。

触及到对方的目光,他垂下视线,不敢去看那双眼睛。

李姈看了他许久,走到跟前,伸手要去抚他左耳处。他微微侧头想要遵礼避开,心中却又舍不得躲,想触着她手掌。

手指冰凉,触碰到他时微微颤抖,眼泪顺着脸颊滑落。

“疼吗?”她哑着声音问。

杨徹微微摇头,勉强地挤出笑脸,“不疼。”

“你变得我快认不出了。”李姈泪水流得更急。

“公主也变了许多。”瘦得让人心疼,五官没了少女时的幼态,心性也没了少女时纯真。

他从袖中抽出帕子,为她擦拭脸颊泪水,柔声道:“再哭眼睛会肿会疼的。”

听到这句少时的劝慰话,李姈没有绷住,眼泪汹涌,扑在杨徹的怀中,哭出声来。

杨徹忍下的泪水也涌上来,在眼眶内打转,他抱紧怀中人,清瘦的肩膀,骨骼分明。这么多年,她不比他好过半分。

华阳这个虎穴狼窝,她一个女子在里面苦苦挣扎。

为了立住脚,她用尽心思,不惜主动去做皇帝的一枚棋子,只为换得皇帝的愧疚和疼爱,从而不成为政治联姻的工具,能够等着他回来。

许久,情绪释放后,他轻轻扶开李姈,扶着她走到屏风后的桌边坐下。

桌上放着几张考卷,皆是文渊书铺出的模拟卷,考卷皆答完,是孙巍的答卷。

李姈拿过答卷道:“我这段时间派人盯着孙府和孙巍,倒是有一些发现。”

她嗓子有些干哑,是刚刚哭得多了。杨徹起身从旁边的暖炉上取过茶壶,给她倒了杯温茶。

李姈饮了一口润润喉咙继续道:“每次文渊书铺出模拟考卷前一日,或者重华书院月评前,亦或者孙巍参加文会前,孙府都会有一人前去拜访。”

“何人?”

“没有查出来,派过去盯梢的人每次都只能见到人进,却从没有见到人出。根本查不出什么身份,我命人画了此人画像暗查,也没有查出来。”

李姈从桌子另一侧书中取出一张画像展开给他瞧。

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浓眉大眼,宽鼻头,留着胡须,眉峰处有一颗大黑痣。

李姈补充:“此人身形清瘦,个头较高,与你身量相仿,但有些许驼背。”

杨徹脑海中勾勒出此人轮廓模样,这样的身形和容貌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辨认的,盯梢的人不会看错眼,人一旦从孙府出来,必然第一眼就瞧见。

“孙府会有暗道吗?”

李姈摇头,“若真有暗道这就难查了。不过,若有暗道,此人何须进孙府时不从暗道进?”

杨徹觉得此话有理,但不能完全排除暗道的可能。否则一个人屡次进入孙府而从来不出,总不能有分身术。孙巍的文章明显是出于同一人之手。

“还有一点,此人就算是能够代笔模拟卷和平常文章,重华书院月评和平常宴会即兴所做的诗词总不能替代。除非他全都提前买通。”

“宴会倒是可能,但重弄华书院月评的考题是李骥山长所出,李骥的为人?”

阮家兄弟对李骥相信,他自己也听闻李骥德高望重。

李姈不置可否,“我派去查的人还没消息。”

这件事背后牵扯计昶,想到可能会给对方带来的麻烦,杨徹惭愧,“为了我的事,你花费这么多心思,还冒着这么大的风险。”

“这不单是你的事,也是朝廷的事,你就当我是为了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