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章(2 / 3)

是真不打算收这份礼,他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我正不知道怎么谢公子,公子别说几份了,几十份也是要给公子留的。”

“多谢掌柜。”杨徹起身准备离开,掌柜忙送他下楼。

“一直未请教公子高姓大名,家住何处,下次出了考卷老叟亲自给公子送过去。”

“不必,我会过来取。”杨徹瞥了眼书铺,今日的三份考卷又全都售空,顾客在催问明天能不能买到,什么时候出新的。

杨徹问钱掌柜:“有没有往年的会试和殿试考卷整理成册的书?最好是附有当科的会元、状元文章的那种?”

钱掌柜摇头,“《会试闱墨》《状元策》倒是有,公子稍等,我让人给公子去取。”

“不用,我就随口问问。”

送走杨徹,掌柜醒悟过来,狠狠拍几下脑袋。

历来只有编纂贡生、进士们文章的书,还从没有将历届会试、殿试考卷编纂成册的。一册就能够通览开国至今会试、殿试考卷和会元状元文章,利人“利”己。

钱掌柜又连连拍几下自己脑袋,想要喊住杨徹,人已经走进人群瞧不见。

“我的财神爷嘞。”钱掌柜慌慌忙忙走进书铺,直接冲进后院去。

张延回头朝书铺看一眼,道:“瞧刚刚掌柜神色,考卷出来前是有人提前买去,还给了封口费。会不会就是孙巍?”

“十之八-九了,提前买去也得有人提前答出来,而且此人才学是能与解元比肩,甚至更深。”

“计尚书?”

杨徹摇头,不太可能,计昶虽是探花出身,但是官场几十年,早就写不出那样文章来了。他前几天也故意去看了计昶最近的文章,风格完全不同。计昶既然这么做,肯定是要避开自己,不会自己去代笔,他也没那么大心力。

依着计昶的身份,找一个这样的人代笔却不难,朝堂天下不乏才子。

这一条街多书铺、字画和文房四宝店铺,街道上往来书生和官宦子弟也多。

沿着街道信步闲逛,两名书生从身边经过,正讨论明年春闱。

高个子说:“明年的状元很大可能是徐懋,他在我们国子监一直拔尖,连祭酒大人都说能入一甲。”

矮个子说:“重华书院的柏煜也一直都是榜首,重华书院可不输咱们国子监。”

“上个月不是被孙巍给压了吗?你说孙巍真的得了仙师点拨吗?听说昨日在聚贤楼大展其才,不输柏煜。还有那位杨徹公子也对其夸赞佩服。”

“杨徹会不会拿下状元?他是安江府的解元,安江府可是才子之乡,而且他的鉴画之才无人匹敌,真正大才子。”

高个子凝眉想了下,点头道:“你这么一说,也有可能,听闻赌坊和花楼都准备摆赌局了。”

两个人说着已走到前头去。

听到别人背后夸赞,心里滋味还是很不错的。杨徹也借着话题问张延:“你觉得我能高中状元吗?”

张延很认真地琢磨一阵,肯定地点头:“公子定然高中状元,徐懋也好,柏煜也罢,不过一府解元,公子可是两府解元。”

这自然是带上了他十二岁考中汝宁府解元。

徐懋之才他没有亲眼见,文章这段时间读过几篇,不输柏煜,还有其他府的解元,或者沉淀多年可能冲出的黑马,以及孙巍背后的那个“高人”。如果此人也是举子,明年也参加春闱,又是一个强劲的对手,他压力大啊!

不知不觉走到街尾,方鉴的字画摊后坐着一位十三四岁少年,粗布短衣,正在收拾字画准备收摊。

“公子要买什么,收摊价,八文一幅。”少年将刚卷起的画重新摊开,准备摆上摊桌。

“不用,方先生今日没来?”

少年将画重新卷起,抬头打量他道:“公子找我师父画像吗?”

“恰巧路过而已,你是他弟子?”杨徹打量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