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 章(2 / 4)

旁边两位大人和闻声的阴安王与举子们也都望向胡阁老。

世人皆知他曾有两位得意学生,正是伏岳与方崇两位大人之子,壬辰年舞弊案两人都受牵连,一位死在了流放途中,一位身负罪臣之子之名,当街卖画,如今也走上了代考舞弊之路。

他该是最不希望伏、方二位大人有罪的。

太阳已经落下,余晖也慢慢沉入西山,天色也由最初的金黄慢慢变得深蓝。宫门前燃起火把。

恰时,沉重的朱红宫门大开,宫门口守卫的士兵全都单膝跪地行了军礼。

宫门内的人在几位大臣和一群内侍以及侍卫的簇拥下走出来。来人一身暗色长袍,威严凛凛。

宫门外的阴安王和胡阁老等人微惊,忙上前施礼。

“见过太子殿下。”

前面的举子们见走出来的人已经诧异,听到称呼,更是震惊。

他们抬棺在宫门口求旨,只是希望陛下下旨严惩舞弊官员,心里所盼的最多不过是某位大臣拿着圣旨宣读罢了,却未想过太子会亲自移驾。

众人纷纷俯身行礼。

太子冷淡的目光扫过黑压压的人群,落在前排的杨徹身上。去年鉴画名动华阳,还得公主青眼,今年春闱又是会元,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却是个胆大妄为的书生,偏要带这个头。

太子不说话,也没有任何的示意,众人也不敢开口。

城门口忽然安静下来。

太子望着不见尽头的书生,好在宫门口没出什么事。他暗暗舒了口气,微微提高嗓音道:“尔等都是饱学之士,苦读诗书多年,孤能够明白尔等的心境,陛下更是对尔等体谅宽仁,但尔等却没有体谅陛下和朝廷。”太子的语气稍稍加重。

“今科春闱舞弊,朝廷十分重视,亦在严查,对同考官陆敏与考生通关节舞弊严惩,对于孙巍代考亦是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尔等这么闹,将棺材抬到宫门口是何意?逼君吗?造反吗?”

这话严重,众人垂首齐称不敢。

太子冷冷扫过杨徹一眼,继续训话:“朝廷有朝廷的章程,今后尔等及第入仕,也是这般为朝廷办事?”

众人不敢出声,连旁边的大臣们也垂着视线听着。

太子深呼吸一口,又放软了话道:“孤知晓尔等本心是为朝廷,想为朝剔除这等危害朝廷和百姓的蠹虫,但是尔等的方法太鲁莽。如今朝廷不追究尔等今日罪责,若再有此举,严惩不贷!”

“即刻起,今科舞弊一案,于内卫司,孤亲审,尔等有冤情还是有证据俱可递上来!”

众人闻言皆震惊,杨徹心头也略惊,抬眼望向太子,正接触到太子冰冷含怒的目光,他微微低下视线。

太子朝身边示意,一位大臣从走到一旁,展开手中圣旨宣读。

圣旨中任命太子主审,同时任命胡阁老等几位阁臣,以及御史台、内卫司、刑部和大理寺等各选了一名大人陪审。

圣旨读完,天已经彻底黑下来,宫门口火把和内卫们手中的灯笼却将宫门前照如白昼。

太子朝前走了两步,声音压下来:“你是杨徹?”

杨徹还是跪听圣旨的姿势,未有起身,拱手恭敬回道:“是。”

太子盯着他的脸,火光与灯光中,五官明明暗暗,落下不少阴影,却不难看出是一张五官俊朗的容颜。

京中也不是没有这般容貌的公子,论才华,这些年也不是没有出过大才子,却从没有一个人让皇姐动半点心,即便是贵女们倾慕的柳侍读几次求娶,都遭皇姐回绝,偏偏皇姐对此人另眼相看。

他盯着杨徹的脸看了一阵,视线移到杨徹左耳的位置。

“太子,”阴安王恰时开口上前一步劝道,“此处风大,夜间风凉,太子衣袍单薄,不宜多逗留。”

大臣和内侍闻言也劝了声。

太子从杨徹身上收回视线,转身朝宫门走去,内侍急忙跟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