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试着打听,没有打听到所为何事。”
孙家和计家在城南似乎没有别院,城南也没有什么达官显贵之人的别院。
“去玉泉寺上香?”杨徹觉得这个解释有点牵强。
只能等跟踪的人来报。
外面的街道更加吵嚷,不时有马蹄声奔过。
茶楼中也不断听到报喜的声音。
报喜最频繁的莫过于惠安坊的聚贤楼。
作为华阳才子聚集之地,不少考生今日聚到这儿等消息。
此时聚贤楼内楼上楼下的花厅、厢房、雅座全都满座。
一处花厅内,杨信、阮家兄弟,还有几位重华书院弟子和安江府考生齐聚。桌子上摆满茶水点心,他们却无一人心思在此。
已经听到不少喜报,他们中还有多半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
荆捷虽然紧张,比他们都心宽,询问杨信:“听闻子清前些天受伤,如今可有痊愈?今日怎么没有一起过来?”
杨信对荆捷的关心道谢,答道:“只是小伤,已经痊愈。”
对于杨徹今日为什么没有一起过来,是因为在他来聚贤楼之前,杨徹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出门了,他根本没有见到人。
“他应该是去观榜了。”杨信猜。
另一位重华书院弟子此时也问:“常明,你不是去请子高的吗?他怎么也没来?自从去年聚贤楼文会后,我都没有见过他人了。”
杜诲叹了声,失望道:“过来的时候我顺道去请了,人不在府上,听闻出城了。”
“奇了怪了!”荆捷冷笑一声,语含讥讽,“放榜之日,他这个‘大才子’不在家中等着喜报,竟然出城。怎么?怕报喜的人踏破他孙家门槛,躲城外去了?”
杜诲揶揄一笑,“或许吧。”
这时楼下传来一声惊呼:“大公子、二公子,都中了!”
花厅内的人忙涌到楼台栏杆处,只见阮家的仆人兴奋地冲楼上叫道:“恭喜大公子、二公子高中!”一步三个台阶跨上楼来道喜。
“大公子高中一百二十三名,二公子高中一百八十五名。”
阮家兄弟相视,难掩激动神色,立即给仆人打赏,然后询问杨家二位公子。
仆人惭愧道:“小人瞧见二位公子的名字,就急匆匆跑来报喜,没有注意到杨家公子。”
阮棣责怪仆从办事不利。
杨信劝道:“榜前人多,能瞧见你们二人的已经不容易了。”
这会儿楼中又有几波人进来报喜,都是别处的举子。
不多会儿,陆陆续续有来报,荆捷和几位重华书院弟子,有的高中,有的名落孙山。
最后只剩下杨信。
杨信心中忐忑,乡试他失利差点落榜,这次若是名次在后,或者名落孙山,更要让父亲失望。
自从杨徹进家门之后,父亲便偏心于他。乡试杨徹高中解元,他落于榜尾,父亲知他是因病之故,眼中依旧满是失望。
他心中默默祈祷着。
“安江府——”忽然楼中伙计从外面冲进楼内,上气不接下气,看得出是跑得太急,双手撑着双膝大喘着气,后面的话含糊不清。
“安江府的谁中了?”楼中好几处的人不约而同问来人。
杨信的一口气也提到了胸口。
伙计又大喘几口气,咽了咽喉咙才缓过气来,直起身子喊道:“安江府,杨徹公子,高中头名会元!”
杨信的一口气提得更紧,整个人僵在原地,还是阮棣出口让人打赏伙计,杨信才反应过来。
这时楼中全都炸开了。
头名会元落到安江府。
“孙巍公子呢?”楼中有人紧跟着追问。
当初聚贤楼文会,孙巍之才有目共睹。
“没瞧见。”伙计这会儿喘匀了气。
“没瞧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