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卫大人提议才武举,”御街夸官后,陈四禹来给卫景平磕头:“这才给了我出头机会,这一拜您一定要受了。” 卫景平看着他满心喜欢,忙陈四禹扶起来:“今年是头一次武举会试点武进士,正巧叫你赶上了,我高兴。” 武举乡试结束之后,太子秦衍上书云骁帝,说既了对这科武进士安排,还顺手卫景平火器之策推了上去。 如今云骁帝膝下只有秦衍一个儿子,太子之位板上钉钉,日后皇位看着也没什么争议,没有夺嫡烦扰,所以他父慈子孝,彼此内心都很安稳。 太子进言,云骁帝没有不听道理,甚至还很高兴:“那太子就操办起来,朕不是迂腐之人,有新武器,厉害,都给朕用起来。” 他爱折腾就折腾去,只要不伸手找他要银子就好了。 有了皇帝这句话,卫景平就放手干了,但他不能以户部侍郎身份干,毕竟户部管不到北衙六军,只能等到轮到他担当右时候,过问一嘴北衙六军事,筹备火器营事情一步步安排下去。 在这期间,他又和柳好通过几次信件,在信商讨了huo药改进方法,卫景平试炼了几次,多少有些进步。 差强人意吧。 “后面就是银子问题了。”卫景平最后一次试炼成功后走出工部,同顾世安唠叨:“最烧钱方要来了,什么生铁啊,矿石啊,都要采买跟上。” 不然拿什么制造火铳呢。 顾世安:“今年税赋比去年收上来还少,能挣钱记里马车和钱庄盈利少不得要去补这部分亏空。” 他又问卫景平:“明年各府还是这些人丁数,总不能年年武举吧?” 卫景平:“自然是不能。” 今年只是一时权宜之举。 对于各府人丁增多而耕不增状,卫景平心有想法,只是还不太成熟,没有说出来:“车到山前必有路,明年事,明年再说。” 关于借鉴“一条鞭法”还是“摊丁入亩”,都需要花费时间多琢磨,甚至还要到各处走走逛逛,实调研一番才能改革推行多年人丁税和田亩税并行税赋制度。 就这样在忙忙碌碌过了一个多月,到了十一月下旬,京城漫天飞舞起鹅毛大雪时候,卫三信到了。 来信说他已到达福州府乐港,准备就登录直接进京省亲,看到这封信,卫家绷紧了将近两个月心才放进肚子里,总算是人没事,全尾全须上岸了。 卫海咧嘴笑道:“老三好好,我得回去祭祖,好好给老卫家祖宗立个碑。” 十八代祖宗都请来受香火。 恰好卫河也算着日子要回上林县,就同他说:“大哥,你可该回去一趟了。”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每年过年,上林县街里街坊都要问起卫海一家,很是惦记他。 卫海选了个日子,跟卫河哥俩儿就回上林县去了。 走之前,卫景平说道:“爹,二叔,你回去后替我去白鹭书院一趟,问候程夫子和温夫子。” “你好歹备两份薄礼,”卫海白了他一眼:“就这两手空空捎一句话过去吗?” 卫景平:“爹就只捎话回去就是了。” 他和顾世安在头这些年,何尝忘记过白鹭书院,年年凑了银子叫人捎回去办用,不差这一份薄礼。 卫海:“卫大人够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