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皇帝点点头,继而看向卫景平:“粮草转运的事你们不必经手了,张爱卿、段爱卿,你们帮衬着卫爱卿,趁早把‘发商生息’的事推行下去,”他叹了口气道:“一打仗就缺银子。” 他这才过了几天稍稍富足的日子,又出了个郑王反叛的事,云骁帝在心里直叹自个儿跟先帝一生太太平平相比真是苦命,什么事儿都叫他摊上了。 卫景平:“陛下……” 他想说,钱庄的事不像榷酒曲令,朝廷下一道旨意就能办成的,这是个慢功夫,要积累客户,积累信用,积累名气……才能招揽更多的商贾富户往里面存钱,库存银子多了才能有本钱往外头放贷…… 云骁帝却不肯再多说:“都下去吧。” 从得知郑王反叛的消息后,他一刻都没消停过,嗓子都要冒烟了。 卫景平他们跟随户部的三个老大人一块儿退了出来。 出了皇宫,梅清敏没有回家,立刻回户部筹办转运粮草,甚至还要协助兵部保证军中军饷,赏钱发放等事宜。 留下张永昌和段凤洲围着卫景平:“卫大人,这……咱们该怎么办?” 好慌。 卫景平:“我也不知。” 他虽然面上平静无波,但心中也多少有几分慌乱,镇定不下来。 捞钱敛财这种事情最忌急,所以民间常说“财不入急门”,急不来钱的。 但现在朝廷打仗急着用银子,没道理可讲,要是真格儿敛不到银子应急,他们仨,连带着背后的家族,就等着完蛋吧。 但要是这次捞到了钱,等朝廷需要救急的时候顶上去了,日后加官进爵自不必说。 张、段二人有些颓丧。 已是清晨天光大亮,卫景平回到家中,姚溪已晨起梳妆好了:“相公,朝廷准备出兵了?” “嗯。”他疲惫地道:“出兵了。” 丫鬟摆好早点,姚溪问他:“相公,户部是不是要负责粮草和军饷及一应打仗的开支?” 打仗需要大笔的银子开销吧。 卫景平笑道:“你倒什么都清楚。” 姚溪担忧地问:“那钱庄的事,是不是要在各处推行下去?” 毕竟揽进来的银子在紧急时可以挪用垫上应急。 卫景平没奈何一笑:“你又说对了,我想陛下之所以急着推行,打的就是这个主意,万不得已的时候,要挪用钱庄的银子。” 所以才命他赶紧到处开分号去,揽银子。 “郑王筹谋这么多年,”他自言自语:“也不知兵力如何?” 朝廷军他知道,久疏战阵,不堪一击,能起用的老将不多,领兵的多是文官出身,连剑都不一定提得稳。 不知这场仗要打多久,又要花费多少银两。 姚溪看着他,动了动唇:“也不知朝廷先前在漓州安插眼线没有。”要是有,该有密信送到兵部的呀。 卫景平:“大抵是没有的。” 郑王谋反这件事朝廷事先竟连一丝风声都没听到,就算在漓州有探子,只怕也是个没用处的。 兵法上说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如今连人家郑王那边的情况都摸不清楚,看吧,头一开始说不定得吃几场败仗。 第二日,不知从何处来的消息在京中传开了,说郑王手下有一员猛将,姓吕名无疾,也使戟,人称小吕布,很狂地放话说朝中武将无一人是他对手,且等着他领兵踏平京城,杀个片甲不留…… 卫景平:呵呵,马中赤兔人中吕,一杆方天画戟专捅义父……这货还有人追捧,小吕布是美称?他怎么听着像骂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