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供大于求,看着来往的身形消瘦的百姓,一会儿便想通了:吃一斤肥肉肯定要比吃一斤瘦肉能炼油,还更耐寒耐恶,所以都拣肥的买,不肥的不要。 因为大雪封路,文婴写给卫景平的信一直到了年二十九才送到,一同到的,还有以姚家的名义,实则是姚溪张罗的各种过年的东西,有几套棉衣夹袍,两双做工并不怎么规整的鞋垫,出自谁的手不言而喻,还有一些京城里新出的澡豆什么的日用品,看着就很破费。 拿到文婴的信还没拆开,他心中就有些小小的紧张。 等回去打开信一看,里面竟只有一行字——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卫景平反复看了几遍,这不就是一道出自《论语》的八股文的题目吗。 卫景平:…… 文婴文相这是什么意思,他揣摩半天想不通透。 拿去问顾世安,这人才不讲究什么“君子远庖厨”,他土灶上的大铁锅里正咕嘟着一只肥鸡,里面还瓢着几粒枸杞子,叫人一进来就闻到了鸡汤的甜香味儿。 “没你的份儿。”一见卫景平来了,顾世安生怕他觊觎他的肥鸡似的,立刻盖上锅盖:“有事快说。” 大过年的都不能让他清净点儿。 卫景平:“……” “夫子,我收到了文相的信,”他不跟老顾计较一个鸡腿的事:“里面一字没有,只有个八股文的题目。” “给你题目了,”顾世安露出点正经神色:“你做一篇文章回信给他就是了。” “没别的意思?”卫景平讶然。 顾世安:“还能有别的什么意思?” 卫景平:“文相是不是在提醒我该回国子监念书了?” 顾世安语气凉快地反问他:“他想让你回京进国子监念书你卫四就听话去吗?” 当初是谁到了国子监门口都没进去念书,求了封举荐信跑到龙城郡来的。 能干出这事的卫景平,岂能被区区一个左丞相文婴左右了想法。 卫景平没有他这般潇洒自在,苦着脸道:“要是错过了文相这个村,还有下个店吗?” 以前在府学里念书的时候常听人说,要是能投到谁谁谁的门下就好了,那种期盼和热忱,深深地洗了他的脑。 不抱文婴这个大腿,日后还会有更粗更金的大腿给他抱吗? 不管文婴是怎么想的,要卫景平自己问问内心是怎样想的才行。 不想去,便不去。 顾世安盛了碗鸡汤尝了口,味道好得他一脸享受:“反正现在大雪封路,你就算此刻想好了怎么答复他,信也送不出去,不如等明年开了春,打听打听京城的情况再说。” 睿元帝岁数大了,京城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风云突变了。 此次见谢回那般官场得意,有听说谢、文二人失和,到了明年,文婴还在不在相位上不好说啊。 卫景平觉得还是他老练沉得住气,笑道:“那就先拖着吧。” 反正他现在对京城也不是很向往。 顾世安用火钳巴拉了一下土灶里的火堆:“甭说那些没用的了,你赶紧给我找炭石用啊卫主簿卫大人。” 卫景平:“……” 你这副德行,阮姑娘知道吗?不怕他马上去告一状。 他们师生二人正对坐无语,顾小安手里拿着几个竹签子肉串回来了:“夫子,卫主簿,这是大街上卖的鹿脯您二位要不要尝尝?” 卫景平看着那酱油色的看不出原色的肉串,有点不是很想吃,顾世安接过一串往火上烤着加热:“我很多年没吃过鹿脯了。” 等烤热了他尝了一口说道:“味道不怎么样。”说完就扔到土灶里当柴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