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八月初六,关外的北夷纠集五个小国约六万兵马,向龙城府逼近。 初七日,龙城府外与朝廷军大战。当日,卫景明一身明晃晃的甲胄,外披红色战袍,他端坐于汗血宝马的背上,双手搭起弓弦—— “嗖”一箭离弦,鸣镝声呼啸,如闪电一般穿过漫天烽烟,射落了敌方主将头盔上的缨穗。 “卫景明!” 他不离开龙城府了吗?鬼。 夷狄兵士惊恐地喊道:“不,中计了。”一间人心惶惶,阵脚大乱。 …… 九日,夷狄战败,折损五万多兵马,仅余下三千来残兵败将丢盔弃甲,逃窜而去。 卫泱一看这架势,啊,单骑去追,杀了上百名胡人兵士,过瘾了才返回龙城府。 而当朝未损一兵一卒。只弓弩耗费厉害,锻造所用的银两让人很肉疼。 打扫完战场,夜里,卫景明脱下甲胄,和副将袁头带上一坛酒,去了乌鸦谷。 十九年前,为了拖住夷狄兵马,待援军来救龙城府,他领着三千士兵这里与夷狄开战,两天一夜打下来,他们上林县出来的郎几乎全折了这里,生还者寥寥数人…… 到了乌鸦谷,看着眼前的乔木苍苔,卫景明怆然打开酒坛,把酒酿倒地上,一一念着那些死去同袍的名字:“当年的血债讨回来了。” 林中有数鸟长啸,似回应着他。 …… 十三日,龙城府大捷的奏报送到了京城,麟德殿中,文武百官山呼万岁。 西北这一战,打的胡人没个二十年都缓不过来,往后余生,多半能安详这太平盛世。 云骁帝下旨论功,卫景明自不必说,三品怀远大将军晋了二品的上柱国,兵部其余人也都有封赏,退朝,他叫人带给卫景平一句话:“卫老将军和卫泱回了京城,让他宫来朕。” 他亲自赏赐这祖孙俩。 中秋节后,卫长海和卫泱宫面圣。云骁帝赏给老卫一副金甲:“卫老将军拿去穿着玩吧。” 卫长海连忙谢恩。 云骁帝又问卫泱:“卫泱,想当大将军吗?” 卫泱答道:“回陛下,想。” 云骁帝点了点头:“嗯,朕知道了。”只这一句,并没有下文了。 但次月,朝廷下旨于次年,亨庆二十年春开武举,并让大太监李桐专门给卫泱捎了个口谕:“卫子给陛下争脸啊。” 这话大有深意。 卫泱揣摩不出来,去问卫景平:“小叔,该怎么做呢?” “你只管考武举,”卫景平:“考出来,陛下自然有说法。” 卫泱:“哦。” “补功课去吧,”卫景平说道:“武举不光考功夫,还考文章的。” 卫泱心里苦:“小叔……” “没事,你不想学文章,”卫景平说道:“到候去充数也行,反正你年纪还小。” 他们这一辈挣来了些许家世,卫泱他们这一代,愿意,可稍稍躺平几的。 卫泱一溜烟跑了:“才不去充数。” 自那日起,他便开始起早贪黑地发奋读书。卫泱心里暗暗发誓:明年春天的武举,他必拿武状元的。 …… 珠流璧转,眨眼到了十二月,晨起推开门,迎面扑来飞雪,又快过年了。 墨铺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