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2 / 3)

士族从不与皇室联姻,为的就是不牵涉党争,更为了有朝一日若王朝覆灭,他们能够顺利抽身。

如今素有士族之长的谢氏愿意娶皇家女,自然于他百利无害。

元熙帝面带喜色地应了下来,又是好奇地问:“谢羡性子冷漠,不近人情,宁玉喜欢他什么?”

姜宁玉颦起眉,思虑良久也没想出来,最终道:“他长的好。”

元熙帝忍俊不禁:“确实如此,少有人及的上谢聿安之姿容。”

·

兴庆宫后殿的梅花尚未开败,反而比前些日子的赏梅宴更艳了三分,颜色灼灼地挂在枝头。

谢羡立在一支桃花下,姜宁玉要他等,他便乖乖地等在原地,一步没有挪动。

“大人,原来你在这里。”一道惊喜的女声在梅园内响起。

谢羡寻声望去,但见一素色衣裙的少女提着裙摆小跑过来,停在他面前,笑盈盈道:“当日赏梅宴一别,仪月有许多日不见大人了。”

“李二姑娘好。”谢羡淡声道。

李仪月对谢羡的冷淡熟视无睹,依旧是一副极开心的模样,从袖中拿出一块乳白色的玉,捧到谢羡面前:“这块暖玉是仪月偶然所得,触之生温,大人身子弱,带这块玉最好。”

“不必了,”谢羡道:“我谢府并不缺玉,李二姑娘自己收着吧。”

李仪月略显失落地垂下手,却很快重新打起精神:“这些时日仪月给大人写了许多信,大人可看了?”

谢羡心里涌出些烦躁,手指无意思地揉搓衣袖,道:“年关公务繁忙,并无空闲看姑娘的信,还请姑娘莫再送了。”

李仪月终于露出些失落与伤心,咬了咬下唇,问:“大人便一封都没有拆开看过吗?”

谢羡原本便是不喜与人多言冷性子,对人并无多少耐心,闻言转身便要离开,没走两步,却被人扯住衣袖。

想起前段时间赏梅宴上谢羡对自己的温言细语,李仪月尤为不甘心地问:“大人为何忽然对我如此冷淡?”

谢羡颦眉,拂开她的手。

“是因为这块胎记吗?”李仪月抬手,露出那片指盖大小的殷红胎记:“大人是因为不喜欢它才对我冷淡的吗?”

谢羡轻挑了下眉:“是,又如何?”

李仪月闻言露出个略显轻松的笑,而后从袖中摸出一把短刀,眼睛眨也不眨地将刀锋向自己的手腕移去。

霎时猩红的血液盖住那片胎记,顺着手腕滴在地上。

谢羡眼睁睁看着,呼吸急促了一瞬,眉间略有些兴奋地微微跳动。

李仪月抬脸,扬起一个略显苍白的笑意,她颤颤地抬高了手臂,声音虚弱:“大人现在可以收仪月的玉吗?”

·

姜宁玉从兴庆宫后殿出来,重新回到梅园,透过梅花繁茂的枝丫,她远远看见了谢羡的身影和他身前站着姑娘。

姜宁玉脚步一顿,心头涌出些异样的情绪,半晌才抬脚走过去。

隔着两三丈的距离,谢羡忽然快步朝她走来,将她拥入怀中,惊慌失措地喊:“公主……”

“怎么了?”姜宁玉半抱着他,转头看见李仪月手上的匕首和身上的血,声音陡然变得焦急:“你怎么样?”

她推开谢羡,拽着他的手臂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一翻没见着伤,这才松了口气。

“我没有事。”谢羡小声道。

姜宁玉看了眼愣在原地李仪月,问:“这怎么回事?”

“我也不明白,”谢羡似乎很很害怕,握紧了姜宁玉的手:“她要送我一块玉,我不收,她就忽然拿出匕首割伤了自己的手腕,要我收她的玉。”

姜宁玉抿唇,目光困惑地在二人之间看了看。

“公主,”谢羡捧着她的脸转向自己,眸色轻颤:“她突然这样,我有些吓到了。”

姜宁玉抚上他的侧脸,指尖安抚地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