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染泥垢,手里全是水泡和肿胀的老茧,小孩看起来只七八岁,头发凌乱,眼神清澈。二人桌上只摆一壶茶水和几张馍,桌下放一篮子,装着几些小菜。 父子充满惊奇地望着辰与巴塞,当与二人四目相对时,又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几分钟后,小二端着热汤肉菜齐齐上桌,香气浓郁,令人垂涎欲滴。 辰与巴塞饮一口热茶,抽出竹筒里的筷子,准备开吃。 “爹爹,俺也想吃肉。”小孩子眼巴巴望着,手里拿着还未啃尽的馍,稚嫩且渴望的嗓音很是让人心疼。 “浩儿,不可以如此无礼。”父亲怒斥。 小孩连忙低下头,愧疚的默不作声。 父亲又起身道歉。 “真是不好意思啊,两位姑娘,犬子不识礼术,还请二位不要怪罪!” “无事无事的!”二人回礼。 坐回座位,辰拿起一盘红烧肉前往对桌。 “小孩童,姐姐今日点餐多了,为了秉持公诚勤朴、勤俭节约的家训,你可否帮我分担一二呢?” “俺愿意!” “浩儿!” “姑娘,这肉俺们不能要,感谢您的好心了!” “小孩子嘴馋,难免之事,况且今日我姐妹见之格外喜欢,就仿佛是自家多年未见的弟弟,您就当姐姐给弟弟买的吃食吧!切莫拒绝。” “可是……” “您就收下吧!”巴塞也作劝诫。 “行,既然如此,便谢过二位姑娘了。浩儿,还不快谢谢两位姐姐。” “谢谢姐姐!” “不用客气!” 又回到原位,专心吃喝起来。 饮食完毕,正当准备上楼歇息,这对父子却迎面走来。 “二位姑娘。” 从竹篮里挑出几个白净的萝卜,在袖口上擦去泥灰,用一破布包裹,双手呈与。 “俺父子为山野之人,没有什么价值连城的东西,只有这几些山中小菜,还望您莫要嫌弃。” “先生客气了!”双手接过,放于木桌上。 “先生请坐。” 于一桌对坐。 “钟南山偏僻险阻,多为农林野人,少有外人经过,不知二位姑娘来此是为了何事呢?” “说到此事,正有一事想请问先生。” “请说。” “这山中是否有一隐居女子?” “钟南山偏僻静谧,倒是许多退隐人士喜爱之地,但大多为文人骚客与神仙眷侣,单独一女子隐居,倒是稀少。” “这子恰好是男相,常人将之认错,应也是正常。” “那可问先生,大多隐居者都居住在这钟南山何处呢?” “俺们村子里就有好多隐居的爷爷奶奶!”小孩拿着辰给予的鸡腿,抢着回答问题。 “的确如此,大多隐居人士退市而不退世,即使居于荒岭,也需有群居生活,俺们村里恰有不少这样的人。” “可问先生村寨为何村?又在何处呢?” “名为‘桃源村’,立于山之东北角。不过,钟南山地形复杂、山高险阻,对于不熟悉地貌的外来人士,恐怕难以寻见。” “那这……” “若是二位不嫌弃,明早俺下山采购,再带二位姑娘一齐上去。” “那真是太感谢了!” “姑娘严重了,只是……” “只是何事?” “只是钟南山多刺木荆棘,而早晨泛朝露,山路泥泞,二位的丝绸礼衣恐怕会不堪忍受,且到了小村,穷乡僻壤都是粗布衣裳,二人的装束恐会遭来异样眼光甚至被隐居人士所不欢迎啊!” “无事,明日我两便换了它,换一身清透的衣裳。” “如此便好了!” “时间也不早了,二位姑娘早些休息,明日俺再下山接二位。” “先生现在是还要上山吗?天色昏暗,说不定有豺狼虎豹出没,何不今夜就在此休息?” “俺与犬子每周都会下山赶集,用山里的小菜换些碎银子,因路途遥远,常到‘醉仙屋’小憩一会,待日落前再上山,今日是贪言了几句才挨到现在,不过这山路已经走了几十年了,再身上有刺刀防身,是不怕有什么危险的。” “主要是娘还在家里煮了粥等着爹爹,爹爹不敢不回去。”小孩插嘴添话。 男人脸涨的通红,魁梧大汉脸上两团红晕,很是不搭调。 “哈哈哈,既然如此,我二位也就不过多挽留了,望先生与令郎一路顺风。” “明日见。” 拱手作揖,一手牵孩,一手挂一竹编菜篮子而走。 “只怕,这篮子也是先生夫人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