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丸至四五丸皆可。” 泡服:用水、酒等泡制后服用。以赤小豆、糯米,浸水缸中,每日取水用。除夕以花椒二十一粒、赤小豆二十一粒,投井中(勿使他人见),一年不染疫。 豆豉和白术浸酒,常服。”常用方剂还有避疫椒柏酒、屠苏酒等。 煎服:“神仙百解散,常服辟瘟疫,治劳倦。山茵陈,柴胡(去芦),前胡(生姜制,炒),人参,羌活,独活,甘草,苍术(米泔浸,锉,炒),干葛,白芍药,升麻,防风(去苗),藁本(去芦),藿香(去梗),白术,半夏(姜汁炙,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枣二个,煎至一盏,热服,不计时候,并进二服。如要表散,加葱白三寸,淡豆豉三十粒,同煎服,以衣被盖覆,汗出而愈。”常用方剂还有败龟汤、羌活汤、冷饮子等。 “千敷散,辟温疫恶疾,不相染着。附子(一个,一分者)、细辛、干姜、麻子、柏实(各一分),细末,和入柏实、麻子令匀,酒服方寸匕。”常用方剂还有崔文行解散、真珠贝母散、绝瘴散、千敷散、藜芦散等。 预辟瘴疬:桃仁一斤、吴萸、青盐各四两,同炒热入瓶密封,一七取出,炼去茱萸盐,将桃仁去皮尖,每嚼一二十枚,山居尤宜。”复方口服方剂药味多,如神仙百解散有16味中药,其中既有茵陈、苍术、藿香之类祛邪的药物,又有人参、白术、甘草之类扶正的药物,预防瘟疫效果也会更好,甚至在感染疫病初期服用,也会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加重。” 李太医仔细思考李宋氏的话,最后说道“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是还需实践才能明白。” 李太医问道,“李宋氏姑娘是如何得知这个法子的?” 李宋氏的知道的方法自然不能告诉其他人,刚刚知道就跑来和舒妤说了,倒是忘记这件事改怎么解释清楚了。 舒妤看在眼里,出口替李宋氏说道,“本宫府里的人自然和本宫一道爱看些奇闻杂志。” 李太医点点头,说道,“若这个法子有效,对娘娘来说可是一大助力啊。” 如果能真正的对症下药,对瘟疫做到去本去标。舒妤不仅仅能在司马邺的心里分量重一点,也会在民间赢得一个良好的声望。 舒妤说道,“只是李宋氏还小,本宫不希望李宋氏被其他人盯上。就有劳李太医了。” 舒妤的意思是这个成就得挂名在李太医名下,对外就说是李太医多年研究的成果。 李太医和舒妤是一条船上的蚂蚱,自然不会拒绝,况且如果成功了可是千古留名的事。 舒妤就带着李太医去到了勤政殿求见司马邺。 此时司马邺和司马邺以及一些大臣们都在勤政殿讨论,听到太监传报舒妤带着太医前来,犹豫了片刻还是同意了舒妤等人的求见。 行完礼后,舒妤镇定地说道,“陛下,李太医研究出了治疗瘟疫的方法,臣妾特地带他来希望能解陛下的烦恼。” 如今无论京城中还是郊外,甚至其他地方都出现了小规模的瘟疫。听到这个消息司马邺喜出望外,直接走下了龙椅,问李太医,“可有几分把握。” 毕竟不是真的是自己研究出来的,李太医有些底气不足,说道“九分,还需实践才能证明。” 司马邺有些失望,但是有总比没有好,吩咐官员按照李太医的法子先去试试。 事情处理完舒妤就带着李太医出去了。在走到一条小路时,白眠叫住了舒妤。 “舒昭容姐姐。”白眠说。 舒妤一行人停下脚步,看着白眠等人。 白眠走上前去,拉着舒妤的手,把舒妤拉到离太监宫女们远一点的地方,低声说,“姐姐可真的是心急如焚呢。才九分的药方都敢拿来禀告陛下。” 舒妤冷冷地说,“与你何干。” 白眠说道,“虽然是姐姐先发现了瘟疫之事,可是被妹妹捷足先登上报给了陛下。姐姐也不用心急如焚到这种地步。若是药方无效,妹妹都替姐姐心疼。” 舒妤讽刺地看着白眠,说道,“妹妹还是多关心一些自己的孩子吧。天天往勤政殿跑,听说二皇子日日哭啼。” 白眠语塞,想在说些什么。舒妤却突然大声道,“妹妹区区一品充仪见到本宫却不行礼,是不是不将本宫放在眼里。还是不将这宫规放在眼里?” 白眠没想到舒妤居然会来那么一出,刚刚想弥补,舒妤却回到宫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