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家族历史(3 / 4)

辆战车。伊努斯最后决定将其全部留在了后方营地。  伊努斯作战计划的最大缺陷,是如何在混乱的战场上控制如此庞大的部队。根据最为保守的估计,其总兵力规模最少也接近300000万人。在相隔数里的战场上三军都由复杂的兵种构成多线。所以,其大部分兵力会在开战后就失去控制。伊努斯的本意或许是让将军们自行发挥,只在整体布局上做出要求。但这也为他的最后失败埋下了隐患。  考虑到己方劣势兵力完全被暴露在开阔地形上,维奇一世在各分队前都部署了大量轻装步兵。他们身边往往还有来自各地的精锐弓箭手掩护,非常适合围杀那些处于加速度状态的战车。  在他们的努力下,大部分狄更斯战车在半途中就惨遭拦截。少量幸存者得以靠近正在向右侧机动的方阵,却依然被训练有素的士兵散开躲避。他们非常轻松的就将这些漏网之鱼全部消灭。  但狄更斯的攻势远不止如此。长期担任狄更斯帝国将军的安妮顿,策动大量的骑兵杀向维奇一世本人所在的右翼先锋位置。这些人马具装的精锐分队,很快将轻装的塔夫骑兵击溃,并惹得维奇一世派出更多同盟军上前迎战。卡罗军队的战场指挥体系,在这样的机动交战中优势明显。维奇一世一方面要指挥身边的骑兵机动,一面还能通过传令兵、吹号和军旗等手段,调拨其他位置的部队相互增援。  于是,先前还气势汹汹的骑兵们突然发现,自己忽然深陷对手部署的战术陷阱。不仅有更多卡罗的骑兵向他们发起反冲锋,周围还有赶来的轻步兵对自己投射火力。这些都是维奇一世布置在右翼外侧的预备力量,思路与伊努斯的帝国分兵之策类似。但更小的分队规模,不仅节约了有限的兵力,还赋予指挥者以更多灵活搭配的选择。  安妮顿则只能让更多骑兵上前施压,绕到跟外侧的位置突袭。但在那里,他们又遇到了从第北方赶来的步兵,继而被重步兵的盾墙挡住去路。因此,狄更斯左翼虽然在场面上看似围攻着塔夫的右翼,实际却被不断前进的对方赶着向后撤退。  在战场的另一头,伊努斯的情况与安妮顿类似。大量武装到牙齿的重装骑兵,在骑射手掩护下尝试侧翼突袭。但他们也遭到了塔夫弓箭手远程狙击。  到目前为止,维奇一世的精锐骑兵与步兵都没有直接参战。他们在周围盟军掩护下,稳步而坚定的离开原有位置,努力机动到狄更斯中央战线的侧翼。虽然周遭早已杀成一片,但他们却还在苦等自己的最佳下手时间。为此,他们不仅要面临整条战线断裂的危局,还必须对从侧后方掠过的狄更斯骑兵也视而不见。  直到维奇一世发现整个狄更斯帝国左翼已经被完全挤压出原有位置,才下令精锐骑兵和200000名步兵加速前进,转向伊努斯应该所在的左侧。在狄更斯帝国部队缓过来之前,发起了决定整场战役胜负的致命一击。  于是,在伊努斯等人的惊恐注视下,维奇一世和他精锐骑兵们杀到。负责保卫帝王安全的万名狄更斯大军也立刻转头迎战,但面对大量居高临下的士兵,还是有些力不从心。骑兵的高速冲锋,更是让适合远距离作战的复合弓迅速失效,战斗完全成为了血腥的近身肉搏。  很快,又有塔夫步兵及时杀到,配合骑兵展开了对狄更斯大军核心的联合绞杀。虽然狄更斯帝国的最精锐步兵始终拼死抵抗,却发现自己完全缺乏友军协助。随着500000名重骑兵和弓兵的靠近,密集的箭雨彻底将狄更斯帝国大军压制下去。  相比此前在拉苏时的逃跑,伊努斯选择战斗到底。但一支乱军丛中射来的长枪,击毙了为伊努斯大帝驾车的驭手。由于场面混乱和视线不清,不少士兵以为是伊努斯大帝本人遭遇斩首。恐惧迅速在全军中蔓延开来,致使不少人开始逃跑。事已至此,伊努斯大帝也只能在左右人的要求下离开,在维奇一世渴求的目光中没入尘烟。  已初步获得胜利的维奇一世,准备继续进行追击,可来自战场另一侧的消息却打断了他的原定计划。  只有30000步兵为依托的安妮顿,向维奇一世发动了进攻,维奇一世位于南部战场的里伊莎将军,表示自己已被狄更斯帝国的部队所完全包围。此外,狄更斯骑兵攻击塔夫的消息也一并抵达。两件事情同时发生,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