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2 / 4)

执珉玉 银渡 2341 字 2023-06-28

“你好好回答问题,我便不追究此事。”

孙妙妙拽着布袋,乖乖点头。

*

宋珉偶尔会去城里送书,她不在时由林听鹤授课。

相较于宋珉喜爱编故事跟学生们讲道理不同,林听鹤更习惯用学堂先生们惯用的法子授课,那便是背。

不认识的字?背!不明白文章的意思?背!若是背不出,还读什么书?腼腆易害羞的少年进了课堂,拿起戒尺,对着顽劣的学生们生出的怒火能烧塌整个致知堂!

因此学生们更喜欢宋珉上课,对林听鹤恐惧多于喜爱。

宋珉却觉得这样很好,毕竟有些孩子确实需要通过背诵来增强记忆,否则一天课上完,他们能忘得一干二净。

只要林听鹤不体罚学生,她绝不会主动插手。

宋珉领着孙妙妙走进致知堂时,林听鹤正在抽查昨日布置的文章背诵。

“一首五言,区区二十个字,竟背错三处,回家可曾用功读书?!”

那学生撇着嘴低着头,乖乖伸出双手,等待先生的戒尺落下。

林听鹤心头一软,多听话的孩子,怎么就不在学习上用功夫呢?狠下心打了一戒尺,见宋珉要进学堂,匆匆吩咐学生,“明日再过来背一遍,先回去吧。”

转头看向宋珉,或者说她身后跟着的扎着羊角辫背着布袋的小姑娘。“小宋先生,您这是?”

自从得了宋临的手札,他便以宋临弟子自称,对宋珉的称呼也从宋先生变成小宋先生。

“林先生,这是妙妙,咱们致知堂的新学生。”

“可她——”是女娃娃啊!

似是看出他心怀忧虑,宋珉拍拍孙妙妙脑袋,“学堂内给你留了位置,去坐吧。”

“谢谢先生!”

孙妙妙双目放光,原以为这辈子都只能在院墙外听课,没想到有朝一日她孙妙妙也可以进学堂做学生。

学堂中的孩子面面相觑,有些五六岁便在致知堂读书,从未见过有女学生入学堂,不由伸长了脖子去看。

林听鹤皱起的眉形成川字,到底没说什么。

当日下学,学堂内第一次吵起来。

宋珉这几日在后院捣鼓造纸,竹子还差些火候,她试着做后面的步骤。

将纸泡湿,揉碎,制成一盆纸浆,用定制的蔑帘板兜住纸浆,静心等待多余的水沥干时,学堂内的争吵声已经钻进她的耳朵。

怎么回事?放下手边的蔑帘板,宋珉踱步去了致知堂,等她到时,学堂内几乎成了孙妙妙一人的独角戏。

“方才你我比试,大家也听到、见到了。”

“你背书不如我,写字不如我。”

“不过我可以原谅你,因为你心胸亦不如我!”

小姑娘胆子大的很,面对比她高一头的小少年,双手叉腰,妙语连珠,对面小少年招架不住,险些气哭。

听到这,一直作壁上观的林听鹤竟感到羞耻。

方才有学生以“女子不该进学堂”为由向孙妙妙发出质疑,三言两语间质疑化作挑战,孙妙妙一字不落的背完全篇《三字经》与《百家姓》,最后还背了一节《论语》和《诗经》。

莫说学生,林听鹤都愣怔了,据他所知,致知堂主要教导学生识字、做人。

孩子们在乡野长大,没有识字基础,学起来十分吃力,几年下来基本止步于《论语》,那个时候学生们大多满了十岁,要么去城中继续读书,要么便回家去种田。

孙妙妙不过七八岁,已然背到《论语》,他下意识提问几句,小姑娘对答如流,竟如此聪慧!

看到林听鹤眼底的不满化作赞赏,宋珉双手抱胸默默走回后院,好在他不算太过迂腐,不然还得再换个先生。

*

“又要侍疾,真是没完没了。”

燕琳琅烦躁地踢开御花园小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