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营中混乱不堪,有四处逃窜的、有的身中箭矢,火焰蔓延全身倒地哀嚎。 亲兵统领上前大喊:“敌袭,将军快走。”说完,眼神示意几个亲兵架着张辽,往没有箭雨覆盖的地方跑。 张辽也只是稍楞片刻,随后反应过来,喝道:“放下本将军。”张辽一向治军严谨,亲兵不敢违抗。 被亲兵放下后,张辽立即下达军令:“把大纛拿过来。” 大纛是古时候行军打仗不可或缺的一面旗帜。 大纛立,则军心汇聚,稳如泰山;大纛倒,则军心涣散,不堪一击。 亲兵抱拳领命:“遵命。” 须臾,亲兵在混乱的营中找到大纛旗,跑回张辽身边。 刚才这旗在混乱中倒地,士卒们没看见将旗,也没有看见大纛,没有主心骨,所以才会如此混乱不堪。 在大纛和将旗下,很快聚拢几千士卒。 淳于琼下令一轮箭雨过后,等曹军营地被烧得差不多,火势稍小才下令二万袁军,往曹军营地冲杀过去。 淳于琼并没有身先士卒,而是在后方压阵。 张辽刚聚拢几千士卒,就听见喊杀声传来,没有丝毫犹豫,立即下令:“迎敌,冲锋。” 还没有等袁军冲杀过来,张辽先下手为强,率先命令士卒冲锋。 聚拢的六千曹军听见军令后,立即冲上去和袁军厮杀。 张辽首当其冲,挥舞着钩镰刀,在袁军中奋勇拼杀。 淳于琼没有想到,曹军营地被一轮箭雨后,还能有如此气势。 远远望去,瞧见奋勇拼杀中的张辽,周围有一群亲兵,还有两面旗帜。 顿时明白,曹军的士气如何而来,指着旗帜下令道:“去,把那两面旗帜砍倒,击杀骑马之人。” 听见淳于琼的命令后,更多的袁军士卒往张辽处冲杀而去。 “将军快跑。”张辽亲兵看见更多的袁军往这边来,大声喊道。 张辽冷哼,“本将军,宁愿战死,不当逃兵。”边说,手中的武器还不停的挥舞着。 亲兵统领痛哭,大吼:“将军,你不是逃兵,我们替你抵挡,你留着有用之身,给我们报仇。” 在古代如果将军战死,亲兵也是必死,所以亲兵是作为将军最亲近之人,平时待遇也比普通士卒要强。 关键时候是要保护将军逃出去重围,如果逃不出去,只有同将军一起战死。 “别废话,护住大纛和将旗,我可以死,它们不能倒。” 周围的曹军见【将旗和大纛】都在,士气不但没减,反而还增加不少,更加勇猛的拼杀。都纷纷往张辽处聚拢。 就在两军拼杀之计,突然远方传来轰隆隆的马蹄声。 淳于琼大惊,问道:“那是谁的兵马。” “启禀将军,打着于字大旗。”淳于琼的亲兵禀报道。 淳于琼这才放下心来,轻声嘀咕:“区区两千人,就想改变战局吗?休想。”随后大声下令:“立即去阻击,别让他们合兵一处。” “唯!”亲兵抱拳离开,下去传达命令。 前来支援的正是于禁所部。 本来延津只有于禁率领的二千士卒在驻守,后来陈慎的声东击西之计,为骗袁军分兵,就把张辽派过来佯装渡河,以此来解白马之围。 张辽抵达延津后,并没有与于禁合兵一处,而是在他不远处安营扎寨。 一个时辰前…… 于禁大营…… 巡逻士兵看见不远处的天空,一片通红,感觉不对劲,立即往中军大帐跑去。 这时于禁正跪坐帐中,手持兵书阅览。 “报……” “进来。”于禁是出名的治军严肃庄重。 士卒不敢有半点马虎,掀开帐布,单膝下跪,道:“启禀将军,有情况,外面不远处天空一片通红。” 于禁放下手中的兵书,皱眉沉思,随后起身走出大帐。 果然看见不远处的天空,通红一片,旋即沉声下令:“集结兵马。” “遵命!”亲兵领命退下,传达军令。 士卒不知道发生什么?于禁可是一清二楚。 于禁率领两千骑兵,直接往淳于琼将旗冲杀过去。 结果被淳于琼提前派出的袁军阻拦,但也为张辽减去不少压力。 袁军接近高于三倍的兵力,到现在都还没有拿下曹军大营。 淳于琼有些气急败坏,喝道:“你们都是蠢货吗?两万打八千,至今都没有拿下曹营。” 周围没有上去指挥的将领,都纷纷低下高贵的头颅,任由淳于琼在那里辱骂。 都在心里吐槽,不是我们不勇猛,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