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村里通电了(2 / 2)

农忙那一段时间停工,现在电线终于拉到大燕庄了。  乡里比大燕庄还边缘的两个村子,就是‘除了土匪没啥’的鹅头湾鸭头洼两个村子的人,都兴致勃勃地过来围观大燕庄拉电线。  其实都不能叫施工,一根根木杆子埋地里,上面简单两个铁架子,拉上电线,一家装个电表扯出去一根线,简单的很。  对了,木杆子上还要涂沥青,黑乎乎的。  然后,就这么通电了。  通电的第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把电灯拉开。  如今用的都是拉线电灯开关,一个黑色小圆盒钉在墙上高一点的地方,里面一根小细绳垂下来,拉一下灯亮,再拉一下灯灭。  所以这种开关有时候会坏的会很有节奏——需要拉两下灯亮拉一下灯灭,小孩子们会觉得很好玩儿。  电灯还是要比煤油灯亮的多,这也是村里第一次家家户户都有了在外边能看到的光亮——失火了那不能算。  村里老少爷们都挺兴奋的,特别是和鹅头湾鸭头洼的人比,那俩村子还得等几天才能通电。  燕长青心里也满是感慨,原来当年是这样通的电,果然有句话说得好,曾经很习以为常的东西,失而复得的时候才知道珍惜。  只是大伙儿正开心着,一个消息就让大家的兴奋劲儿打了个骨折。  电费要每度电一块六角。  简直就是离谱,一斤肥肉才多少钱,就算鸡蛋价格好的时候,一块钱也能买九个半鸡蛋的。  单是听说这个价格,许多已经把电灯打开的人家,都开始匆忙往家跑,关灯去。  隐约还听见有人喊:“一度电一块六,你们都不过日子了?开一个灯照个亮就行,开那么多干什么?”  ……  还有个消息,通电时间不固定,根据季节,等天黑以后才通电,比如说冬天会早点,夏天晚点。  据说是能保证每天通电两个小时左右。  燕长青计算了一下,自家装了四个电灯泡——正屋和两间卧室,以及牛棚里各一个。  都是十五瓦的,但是一般不可能都开着的,假如平均下来每天有三个灯泡一直开,一个月大概三度电,也就是接近五块钱的电费。  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学费,刚好五块钱。  怪不得都往家里跑着去关电灯,预计很长一段时间,各家新装的灯泡,只能是摆设。  而且这年头好像还不止是只交自家电费,他隐约记得,好像还有公摊的电费,据称是电损耗以及电表用电之类的,反正电费挺贵的。  唉,没电了麻烦,有电了也麻烦。  不管怎么说,通电也算是个好事儿。  原本没有电,燕长青也习惯了,但是有了电,如果不舍得用,那他肯定不乐意。  于是,出行卖艺的计划必须实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