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同等在泰和殿外,只听内侍先喊出七个名字,命他们进殿面圣。
被点到名字的人有些神情喜悦,有些却甚是沮丧。只因这最先唱名的七人俱都是二甲前列,离一甲进士及第仅有一步之遥。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身在二甲意味着不能直入翰林院,而要另外再参选庶吉士。
非翰林不入内阁,若说二甲进士出身前途似锦,那一甲进士及第便是内定的高官人选了。
余时青便是那神情喜悦的一员,只是他迈出脚步时,直觉脚踝刺痛,勉强装作无事进了殿内。
可他的异常怎能逃过上首之人的眼睛。新皇想到前日从暗卫处得来的消息,面上不免露出些不满来。
一旁的内侍觑着皇帝神色,就要上前提醒余时青。皇上摇了摇头,又看向余时青,问道:“以何报怨?”
余时青虽不明皇上因何有此一问,仍答道:“以直报怨。”
皇上嗯了一声,示意余时青站到二甲第五名去。
二甲宣布完名次,论理该到一甲了,可殿外众人等了许久,也不见内侍宣召。
泰和殿内,一甲三人的位次还未定,首辅赵泽之作为最擅长和稀泥的老油条,哪里看不出皇上有意甄霁明。
他虽不站队,可溜须拍马还是擅长的:“臣觉着这篇策论文风老练,意境深远,当评此人为一甲头名!”
众位大臣一看,他说的正是甄霁明的试卷。
“臣倒是觉得卢广远的策论中正平和,宜作第一。”吏部尚书在太上皇在位时,便深得其信赖。
众人吵成一团,就听皇上道:“众位爱卿都甚是惜才爱才。这样吧,朕看甄霁明年纪甚轻,人又生得好看,选他作探花最合适不过。”
几个大臣心中一动,又听皇上道:“杜之节为状元,卢广远为榜眼。”两方相争,竟让原本排行第三的人拔得头筹。
四月,新皇即位两个月后,第一批进士出炉。状元杜之节、榜眼卢广远、探花甄霁明骑马游街,可谓春风得意。其中又属年少清俊的探花郎收到的彩绢香包最多。
前朝热闹,后宫的封赏虽来迟一步,也并不会少。皇上在册封太子妃李氏为皇后之外,又封贾氏元春、曹氏淑慧为贵妃。
荣国公府
因家中大姑娘被封为贵妃,府中从上到下人人脸上都挂着笑。另有林姑娘的未婚夫得中探花一事,先前嘲笑他家世的,这会子也不再提了。
贾母把黛玉叫到近前:“我的玉儿,这下我可算放心了。你父亲没有看错人,甄家这孩子年纪轻轻就中了探花,前程大好,为人又正派,是个好归宿。”又哭道:“敏儿在天之灵也可安息了。”
黛玉听外祖母提到母亲,不由也跟着伤心落泪,扑到贾母怀中抽泣。
王熙凤刚安排过庆贺的家宴,走进房门,见祖孙二人这般模样,忙劝道:“老祖宗,如今孙女儿封了贵妃,外孙女婿是探花郎,我看再没有比您还有福气的老太君了。怎么还哭起来了?依我看啊,大喜的日子却落泪,反倒不好。”
贾母听了,甚觉有理,又给黛玉擦了擦眼泪:“好孩子,你父亲写信说身体已经大好,如今你未婚夫又进了翰林院,当了编修。你以后莫要心思那么重,只管和姐妹们玩耍就是。”
黛玉点了点头。
三春这时候也来贾母处请安,又恭喜黛玉。
探春笑道:“可让我说着了,姐夫中了探花,以后便是进内阁也不是什么难事。林姐姐怎么着也得做一回庄,前些日子咱们才起了诗社,我看下回诗必要放到林姐姐那里办的!”
提起诗社,迎春惜春都拍手叫好,连凤姐儿也过来玩笑道:“我虽不会作诗,也想知道琼林宴是个什么滋味儿。下回诗社便依了我,仿着琼林宴来玩,我出酒钱!”
贾母听她们逗趣,哈哈大笑道:“好好好!到时候你们状元榜眼探花便让我来评判,彩头由我来出!”
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