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无暇顾及府里这些破旧的古书,便让人腾挪了几间屋子,又抬了好几张大案几,安排几个下人随时候命,以方便修缘修复晾晒那些书籍。
修缘令人将那些平日无人打理的书籍尽数搬到叶晨露准备好的几张大案几上,命人好生看守勿让生人靠近,以免再次受损。自己拿着《奇术断章》回屋中先睹为快起来。
修缘来到叶晨露为他准备的寝室正是秋水坞,即之前墨子桐养伤住过的那件寝室中,也顾不得更衣,便急忙坐在案几前翻看起来。
端木德音坐在案着看着眼前这本看上去破旧的书,心想:师父说此书为当日端木家有仙缘的祖上所写天书,现活着的族人无人能懂,就连端木华这样学问深精的也没看懂过,说明此书未遇到有缘之人,同时也说明这书并不好读。
转念又自嘲道:既然是天书自然难懂,凡人哪能读懂,要能读懂岂不个个成仙了,要都成了仙,哪里来的端木家族,且看看再说吧!
于是将书打开,看到那目录上皆是法术咒语,心中好奇,便急忙翻天第一篇,见上面赫然写着翻天倒地咒,看那上面写着:七日不食谷米不进汤水,第八日黎明前离家,一路上遇到前三人见着即跪,口中念乾坤逆转,九天玄女娘娘,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对方若能听得此言,便随他去,三日后天地逆转,从此无凡尘。
修缘一看此法,心想:师父不知看没看过此书,这法子看着不可行,七日不食谷米不进汤水,哪有力气出门,怕是饿都饿死了,难怪无人可学,这白白断送性命的事哪个愿意去学着做。
再往下看,第二咒却是社稷咒。其中并没有什么奇妙之处,不过将盘古开天辟地以来诸王江山易主之事略述一二,有几处写得十分隐晦,只略略提到江山易主并非气数已尽,而是得外力加持使然。此外力寻数年未果,也许一物也许一人也许一山也许一水,万物皆有可能。不同境遇不同人物有不同作为,总之时机到来无人可挡。
修缘看着这寥寥百十个字并没有自己想看的玄机妙语,便又翻到第三页看去,见上面却写着趋贼咒。修缘看到章目名字心想:这不过是小把戏,与当下国家兴亡之大事无可比拟,亦非自己所需。
正要翻页时,忽见上写着:遇贼寇入境,可用此法趋之,无往不利也。又曰:古之和亲、求和、对抗、战争皆小技也,两国交战必为钱粮,用兵乃下策,与之谋长久利益必能保两国之谊长久,和亲虽少伤亡但也非良计。用咒者需寻持力外物,解开关窍,即可不战而驱人之兵。
修缘看到此处,心想:此法倒可,只是这持力外物为何物?这茫茫人海何处去寻?
一时就有些沮丧,又往后翻去,看所有技法题目就知都是些小技巧,一时便没了兴趣,心想:师父当日说要救国救民于当下,此书关系非常,关键之物却无处可寻,这便如何是好?
一边想着一边往后翻着那书,只看一眼章回题目,并无一个能入了眼的,便一页页往后翻去。
直到最后几页,忽见一个朝代编年表,后面附着每一朝易更时的护国法物,顿时眼前一亮。
及至看到本朝时,见上面画着的法物却是一株梧桐树。
修缘见画中梧桐树枝叶繁茂,每一片叶子在枝头上又往外伸展着并从枝干处生出新枝新叶,似有无穷无尽的意思。
再往后翻却又到底了,看了半天没看懂什么意思,觉得那株梧桐树画得倒逼真有趣。
只见那树上,有一枝壮便有一枝弱,有一枝长则有一枝短,有一枝叶茂则有一枝叶稀,有一枝柔软则有一枝刚硬,一枝上长阳生叶,则另一枝上便长阴生叶。
那些枝干似有阴阳之分又有相互弥补之势,使整个画面上的梧桐树看上去张弛有度,形密而神聚,不免多看了一阵。
修缘盯着那树看着看着,忽觉双眼迷离,似有昏昏欲睡之状。就在两眼似睁未睁,灵台似醒未醒之时,眼前忽然浮现出几段文字。
只见那悬在空中的文字一行行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