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章 拜师(2 / 2)

次数并不多,不过其的确对神魂、精神有所助益。  他向王子元简单解释:“这是家传的法门,我也不知还有这样的效果。”  转头又向道士求情道:“我这位同窗自小便仰慕道术,还请道长给他个机会。”  道人闭目沉思片刻,最终点头应下。  王子元大喜,拜谢。  二人去山下取回行李,待到傍晚时分,道人外出的弟子陆续回来,顾秋蝉、王子元两人和大家互相见礼,在道观中住下。  之后一月,二人和其他弟子一起,每日做完早课,便出门去砍柴,再无其他。  唯一让人在意的,就是早课的内容,似乎也是一门和「魔猿观想法」类似的修行法。不过,眼角处的提示也只是在顾秋蝉背下道经上的内容后,简单地提示了一句:  【你获得了「早晚功课经」。】  之后就再无更多解释,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但既然能被金手指承认,想必也有几分作用。本着技多不压身的想法,他每天都认真念诵。  王子元初时尚有些新鲜热情,兢兢业业,但他很快就受不了山上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不但砍柴时偷懒,每日早晚的功课也是敷衍了事,一个月了,还没记熟《功课经》的内容,背得磕磕绊绊。  顾秋蝉并不意外对方的表现,从获得的记忆中看,此人生于大富之家,兄弟姐妹中又排行最末,颇受家中长辈宠爱,娇生惯养下,吃不得苦很正常。  当年猴王远渡重洋,历尽磨难,花费十数年,才拜在须菩提祖师门下。入门后,也不过扫地、修树、砍柴、挑水,如此六七年,方才得到机会,于半夜三更走后门,在祖师床前,得传长生大道。  道不可轻传,这砍柴恐怕就是道人设下的考验?以此观察弟子的心性如何。  唯有能耐得住寂寞、下得了苦功的人,才会传授大道。  而像王子元这样的人,既不能吃苦,又太过急切——急于学会道法去同窗面前炫耀,这就是“荣辱心”太甚,不是学道之人,就会被筛出去。  人十有八九都生有贱骨,别人送到眼前的东西,往往都不会珍惜,唯有辛苦努力得来的,才觉得宝贵。  倘若本事教得太轻易,那当徒弟的都觉得一切是理所当然,日后忤逆师父也没有半点心理压力。  西游中孙悟空不正是如此?  猴王拜唐三藏为师,去西天取经,初时尚还恭敬,但后来数次忤逆唐三藏,几经纠葛,师徒才能顺利西行。  可他对须菩提祖师可有不敬?同样是师父,孙悟空的态度怎么差这么多?  只要想想孙悟空两次拜师的区别,其中缘由便显而易见。  顾秋蝉明白这层道理,加上也不是真的要学道法,更多是为了秘境任务,因此沉得住气,不紧不慢,静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