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穿(3 / 3)

,永远会无条件地坚定地站在自己身边,这种感觉竟像掺了蜜糖的砒/霜般令人上瘾。

玄妃的目光再次被顾启吸引了去,她总算知道自己方才没来由的厌恶从何而来,顾启这眉眼竟十分酷似崇庆帝年轻的时候。

崇庆帝名义上膝下仅有两子,枉为一国之主竟连她的儿子都保不住,虽然最后历尽艰辛地找了回来,可亲生儿子日日相见却不能相认,还要被迫养着仇人的女儿。

这个年轻人这般酷似崇庆帝,说不定也是当年被淑妃调换迫害之人。

人的心理就是这么奇怪,对有相似遭遇的人,玄妃明明应该感到同情,可这么多年的隐忍和对崇庆帝的恨意只让她觉得顾启说不出的讨厌,忍不住出言相讥:“这位公子既然听过,那也给大家吟诵一番如何?”

顾启从容不迫地应道:“谨遵娘娘之命。”

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顾启还真的就一字不差地念完了三首诗。甚至读的声情并茂,加上俊美的容颜,让人有种这些诗其实是他所作的错觉。

苏清嘉一时间佩服的五体投地,她嫁到晋王府后,李承熙甚少来见她,偶尔来见,跟她聊的也是苏婉乐作的诗。她不信苏婉乐当真那般厉害,将她的诗都找来看,最后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望尘莫及。

可顾启就算在流风楼和云客轩中听过,也不过寥寥几遍,现下竟能背的一字不差。

见顾启竟然也背了出来,台下的人终于开始慢慢动摇,有的人也慢慢站了出来说道:“禀告二位娘娘,今日苏三小姐所作之诗,在下之前其实也曾听过。”

“在下之前在流风楼赴宴时,曾听过这首侠客行,是一位蓝瞳舞姬所作。”

“臣酷爱品茗,曾在云客轩中听说书先生讲过这出行路难,当时极为惊艳,印象很是深刻。”

“在下也曾听过……”

人本就是从众的心理,越来越多的人站了出来,竟足足将近十人,其中甚至有尚书家的公子,伯爵府的小姐。

“禀二位娘娘,小女也曾听过。”

这个声音清冷的好似腊月的寒泉,极淡极远没有丝毫感情,却带着令人信服的力度。

苏清嘉惊讶地转过身去,怎么会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