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顿时骚动起来,竟然还是思乡。苏婉乐是今日第六个选诗的,而前面五个人的题目都是思乡,这和往年可是大不相同。
苏婉乐眼中得色一闪而过,果然和书中描述一样,当下将手得体地在身前交握,长身玉立,朗声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众人本想嗤笑,却越读越心惊,这诗乍读很是普通,可细读之下思乡之情却扑面而来令人动容。这般清新朴素浑然无迹,非得造诣精深之人才能张口而来。
越是朴素的情感越是动人心魄。
沈老夫人眼中竟有泪光闪烁,颤声道:“苏三小姐好才情,老身想再出一题,苏小姐可敢接?”
众皆哗然。
尤其是方才选诗的人更是窘迫无比,沈老夫人这明显是对苏婉乐非常欣赏。
只有个别人觉得这首诗好像在哪里听见过。
苏婉乐用最得体优美的礼仪朝沈老夫人福身道:“恭请沈老夫人出题。”
这般姿态又是获得了一众赞赏。
沈老夫人缓缓抬头,沉吟道:“侠义。”
众人:这不是在为难人吗。
闺阁小姐哪里做的出真正的侠情。
苏婉乐唇角微勾,假装思索,没过多久便朱唇轻启,声音温婉,却字字珠玑:“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在众人震惊的目光中,苏婉乐念完了最后一句:“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首诗和方才那首完全不同,不仅引经据典,辞藻豪迈,而且表达了拯危济难,淡泊名利之心。
众人不由大为惊叹,就是苏清嘉都不得不承认,这首确实是极惊艳。
有了解苏家的人不由想到,苏婉乐不愧是在扬州智破奇案的人,传闻果然并非空穴来风。
沈老夫人眼中赞赏之意也是大盛,“老身一时见猎心喜,想再出个题目,不知道苏小姐可愿意赐教?”
苏婉乐笑容更加端庄温婉:“沈老夫人有此雅兴,是小女的福分。”
“老身近来思乡情怯,回忆往昔,总觉世事无常,今日有幸聆听苏小姐高作,仿若往昔豪情再现,老身竟不知我国后辈竟已如此出色,就以勉励为题,苏小姐可能再作一首?”
其余人眼中不由也涌上一抹期待,这苏三小姐还能做出怎样惊艳的诗篇?不过今日看来大局已定,这苏小姐必能拔得头筹。
王氏今日也在,不过是坐在各府夫人所坐的观看席,周围其他夫人的连声恭维让她飘飘欲仙,面上的得色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