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衙署外,墙根下坐了一排等候揽活的力夫。 赵莽也混杂其中。 旁边隔着宣诏亭,不远处就是衙署大门,有八名甲兵守卫。 看装束,应该是本州厢军,还是厢军里专司戍卫的战兵一类。 与折可存、韩世忠麾下西军士卒同属在籍军人,按大宋军制,已算作正规军行列。 赵莽刚一走近,守卫齐刷刷朝他看来,目露警惕,看得出兵员素质不差。 就是态度不大友好,没等赵莽拿出军报,守卫就大声呵斥,警告他不许靠近。 衙前大街,行人不少,多是些布衫布鞋的平民,头戴辐巾的普通士人,挑担卖货的小商贩。 赵莽一个黑脸挎刀的壮汉,身高体格又十分出众,混迹其中颇为惹眼。 刚从街头走来,衙署守卫就注意到他,也难怪对他格外提防。 蹲在墙根下的力夫们围成一堆,低声议论着什么,对他指指点点。 这群靠出卖力气贴补家用的力夫,大多面黄肌瘦、身板瘦弱。 突然出现赵莽这么个膀大腰圆的汉子,让他们觉察到强烈的职业危机,还以为这人是来跟他们抢活干的。 按照大宋户别划分,这群力夫属于城镇坊郭户。 按户等划分,他们都是下五等“贫弱之家”,算是杭州城最底层市民。 力夫们经过一番商议,一致决定,不能让赵莽这个生脸汉,在这块地盘抢饭碗。 他们推选出一人作为代表,上前和赵莽交涉,想让他挪远些。 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浑身古铜色,胸口敞露,两块还算厚实的胸大肌一跳一跳。 赵莽瞥了他一眼,懒得理会,扭头盯紧衙署大门,观察动静,思索怎么才能混进去。 汉子装出一脸凶相,提口气刚要说话,忽地一阵风刮来,宣诏亭下,一张残破告示吹到他脚边。 汉子低头一看,斗大的字他不认识,不过也看出这是一张通缉告示。 “通缉”两个大红圈圈下,有一副人面像,画了一张凶神恶煞的人脸。 汉子一鼓眼,看看脚边通缉告示,再看看赵莽,“俺娘唷~”惨嚎一声,扭头撒丫子就跑。 一众力夫相互看看,也起身跟着逃开。 赵莽捡起通缉告示一看,画像之人还真是他。 只是,这一版的人像可就糟糕多了,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满脸凶狠,就差把“恶人”两个字刺脑门上。 这分明是猛张飞,哪里是他? 赵莽气得把告示揉搓一团,也不知那汉子从哪个角度看出来这是他。 一辆马车停在衙署前,驾车人瞅着有些眼熟。 赵莽走到宣诏亭后,从侧面半探脑袋窥视。 守卫小队长匆匆跑下台阶,恭敬行礼。 车里走下一人,是一位四十多岁青衫文士,相貌颇为儒雅。 “许先生!?”赵莽大感意外。 车厢里又蹦下一人,是个十四五岁的绿裙小娘,赵莽记得她叫草儿,好像是许先生的徒弟。 许先生、草儿、仆从兼车夫狗宝。 说了几句话,守卫恭请许先生入衙署。 草儿指着远处河对岸的集市说了些什么,许先生笑着点点头,嘱咐几句。 草儿嬉笑着应下,像只欢快的雀儿,蹦蹦跳跳朝大观桥跑去,老仆狗宝赶紧跟上。 目送他们过桥,许先生才在守卫的恭请下步入衙署。 赵莽收回目光,心里满是惊奇。 这许先生能以贵宾之姿出入杭州官衙,看来绝非普通郎中。 赵莽看看衙署,又看看草儿和狗宝离去的方向,心思微动,抓起草笠戴上,往下摁了摁,遮住大半张脸,快步追上前。 过了大观桥,来到一条热闹街道。 州学堂、光孝寺、杂作院,一应官办机构、香火寺庙都在这条大街,游人、学子、赶集的内城百姓、在官办作坊做工的手工艺人,全都汇聚在此,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草儿跑来跑去,一会跑到街边小摊买些糖人、果脯,一会又挤进围观人群里,观看一些杂耍艺人卖力表演。 起哄叫好时,草儿也跟着喊叫,小手拍得啪啪响。 狗宝乐呵呵跟在身边,没过一会,两手提了一大兜杂七杂八的东西。 赵莽混迹人群里,四处张望。 这里人太多,贸然露脸,只怕引起不必要的骚乱。 得想个办法,把草儿和狗宝引来...... 一个瓦片头小孩跑太快,猛地撞到赵莽腿上。 赵莽低头看着小孩慌张脸蛋,顿时有了主意。 ~~~ “小娘子,咱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