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2 / 3)

泪下,远在异乡的孩子终有一日能回到家乡、父母身边,实在不济可以借助手机打个电话或视频,像她这样的人又能通过什么方式与家人取得联系呢?

夏礼知难过得几乎不能呼吸,幸亏眼前有红盖头遮掩着,不然她又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哭了。

唐仪明与她离得近,自然察觉得到她细微的反应,但众目睽睽他实在不方便开口询问,另外如若她此刻后悔,他不确定自己会被嘲笑到什么时候,太监娶妻与太监娶妻而其妻弃婚而去是两件事,被人议论和耻笑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他的手心有了汗液,不由得捏紧了红绸,侧目用余光看着立于自己身侧的人,心想,如果她现在扯了盖头扔掉,提着裙子拉上夏云起,从大堂跑出去,穿过长廊、前厅,跨出大门,跑至街上……那么他,他一定会不遗余力杀了她。

他就算是个不完整的男人,却也是伺候在御前,所以他不会放过驳了他面子的人。

只可惜他的想象仅仅是想象,夏礼知没有依照他幻想的路线行动,到了夫妻对拜时,还是夏礼知先转了身,发觉他呆愣着下意识扯了扯红绸,然后俩人才齐齐拜下身去。

随着一声礼成,夏礼知被喜娘搀了下去,夏云起跟在她身后小跑了几步,无比紧张地想叫住她,毕竟今日被人观察和议论得最多的人除了夏礼知就是他这个小孩子。

夏礼知可以走自己的路,不顾忌别人的眼光,夏云起却还做不到,那些人看热闹的玩味神情与眼神吓到他了。

“娘亲,娘亲……”夏云起泪眼婆娑地拉了拉夏礼知的广袖,“娘亲,他们都盯着我,我害怕……”

夏礼知顿住脚,想转身拉住他,不料喜娘却用力拉扯着她道:“夫人,此举不合礼数。”

提前就有人跟她说过的,这位喜娘是从宫里请来的嬷嬷,对婚仪流程最为熟悉,用那个小太监的话来说,这代表着唐仪明对她的无比重视,可要用夏礼知一个穿越者的视角来看,越严格越正式的礼仪对她却尽是压力。

但是此时此刻,最应该关注的还是孩子的情绪,因为在他眼中,她嫁人了势必会有别人来分走她的关注和关心,在这样本就莫名紧张的情绪下,又接收到那些人的审视,很难让他保持镇定。

夏礼知隔着红布,俯身向喜娘行礼道:“嬷嬷稍待,能否容我——容奴家交代几句。”

那个喜娘扫了夏云起一眼道:“带着孩子改嫁本就不光彩,你还要在此耽搁惹人笑话吗?唐公公是在陛下跟前伺候的,他若颜面有损,陛下的脸上也无光啊。”

这是什么话,打狗也要看主人的文雅说法吗?可她分明没有“打狗”的意图啊。夏礼知急中生智连忙从头上拔下一支金钗塞到喜娘手里道:“嬷嬷就请您通融通融,毕竟孩子若是在此大声哭闹起来,场面定会更难收场。”

那支金钗价值不菲,虽然是从一个“寡妇”那得来的,有些不怎么吉利,但上面缀着的红宝石成色实在太好,卖出去值不少钱呢,嬷嬷颇舍不得将其抛回去:“赶紧说罢,莫要磨蹭,宫里的娘娘们还等着我回去伺候呢。”

夏礼知点头称是,拉住夏云起和唐风鸣道:“云起,娘来不及多说,你就和鸣哥哥回房间玩好不好,”说毕,她又想了想小声道,“待会房间那没人了,你们便悄悄来寻我,知道了吗?”

两小只点了点头,夏礼知便起身跟着喜娘回新房,背后夏云起和唐风鸣也窸窸窣窣地离开。

等她真正坐到婚床上时,屋里便只有她一个人了,喜娘和几个丫鬟完成她们该做的工作便开门离去。

夏礼知端坐着等了一会,实在忍不住掀了盖头往外看了看,其实电视剧里对婚房的布置还是挺还原的,都是非常传统的红,从案桌桌布到床上的被褥都透露着正式。

在屋内就不知道外面的人在做些什么,想着唐仪明应该会在晚上才会到这里来,夏礼知就自行扯了盖头在屋里四处走动观察,除了前厅正堂,这间屋子便是整个大院最大的一间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