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此前出使微国,殿前怒喝群丑,无人敢与之对视,此举大大地扬我殷商之威啊。昨两天报信的使者已经回来说了。” 随后又有一位路人热情地附和道:“还不止呢,听说在盖的怒斥下,微国之君不得不赔偿十万贝币,这下咱们的大王又有钱修宫殿了,说不定下次招工能轮到我呢。” 放在之前,大家一听说纣王要修宫殿,那都是恨得咬牙切齿,心里面诅咒纣王当场暴毙。但是现在大家却是巴不得纣王下令修宫殿。因为一修宫殿就需要人手,大家就能够去工地做工了。 管食宿还有工钱可以拿,不干是傻子。 钰听闻此事,第一反应是觉得难以置信:“微国的封君,我记得是启吧,他不是大王的兄长吗?我听闻此人素有贤名啊,怎会惹恼了大王?” 这些日子以来,钰都在铁器工坊里没日没夜的研究,所以对于朝歌城内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 而听他提起这个事情,一众路人也是义愤填膺,其中一位当初在酒舍里面亲眼见证了微国探子挨揍的人怒喝道:“知人口面不知心,启派人散播谣言,此等小人行径,也配称贤?” “说得对,他的贤名到底是什么来的?我也没见谁受过他的好处啊。恐怕这名声,也是他自己派人传出来的吧,真是太无耻了。” “确实无耻之尤,居然派探子来抹黑我们大王,这等小人,哪里跟贤沾边?” 经过之前的探子事件之后,微子启的名声已经在朝歌城里面变得臭不可闻了。 微子启派探子来抹黑纣王,却万万想不到,败坏的是他自己的名声,而百姓们则是外行看热闹,只想着纣王拿了十万贝币又有钱开工程了,对于纣王也更加爱戴。 随后,在百姓们的见证之下,盖率领着队伍,押送着十万贝币,威武地进了朝歌城。 对于这一次的出使,殷受德非常满意。白得了十万贝币不说,还狠狠地过了一把嘴瘾,简直牛逼坏了,当场就给盖记了一功,打算找个机会,要好好封赏他一番。 而当天晚上,恶来回到家中,便跟飞廉说起了这个事情。 飞廉听完,不由得抚掌而叹:“大王这一招真是妙啊。” 恶来则是有些迷糊,不解地问道:“父亲,我说的是启啊,关大王什么事?” 飞廉抚袖而笑,显然在动脑这一点上,拥有丰富人生阅历的他,见识和智慧都远在恶来之上:“我之前还很疑惑,大王为何不趁此机会断然处置启,好以儆效尤。如今细细回想,才明白到大王果真深谋远虑,非我能及。” 恶来不由得挠头:“父亲,你越说我越迷糊了。” 飞廉这才耐心地向恶来解释起个中内情:“启素有贤名,又是大王的长兄,杀之必然惹来非议,想当初大王诛比干,朝野上下已是一片哗然,后果如何,你可还记得?” 恶来听飞廉提起这个事情,脸色越顿时严肃了起来,深有感触地回答道:“当初比干被处死,导致王室大臣与朝廷离心离德,若非大王运筹帷幄,打赢了牧野之战,此时殷商恐怕已经灭国了。” 为何比干之死,会带来如此巨大的祸患? 这就不得不提及商朝的制度了。 在商前期,商王直接统领王畿的众多方国,拥有绝对的军事大权。 因此商王可以利用商族原有的军事组织和制度,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备的军事体制,基本上掌握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 而在商朝后期,商王逐渐把政权转移到了商族的贵族和平民阶层,形成了“王族制”、“宗族制”并存的局面,从而导致商王室已经名存实亡,强枝弱干的局面形成,已经威胁到了商朝对方统治根基。 纣王诛杀比干,并不是因为比干犯言直谏,这实际上是一次政治斗争,两股势力之间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激烈竞逐。 纣王要集权,要巩固自家的江山社稷。 而比干则是想要推行“王族制”,欲谋求“诸事共议”,而非君王一人乾纲独断。 如此一来,双方的矛盾自然不可调和,其实早在杀比干之前,彼此间早已势同水火,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比干出局,其余党羽流放的流放,被贬的被贬,事情由始至终,都和君王的个人道德没有关系,而是彻头彻尾的权力之争。 纣王通过强硬的手段,在继位后就迅速掌握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形成了“家天下”的局面,所以纣王杀比干,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可
第0040章 芥藓之疾(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