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投机(1 / 2)

日子一晃而过,转眼十几日过去。  北直隶的粮荒终于蔓延到了京城,京中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衣衫褴褛的乞丐。每当有马车经过时,这些乞丐就会一拥而上,围着马车索要吃食。  因盗匪肆虐,大运河仍是处于中断状态,南直隶的粮食只得借由海路,从天津卫进入京城。如此一来,路上花费的时日也更久了,也就运来了十几船粮食,远不够京城里的缺口。  新近官复原职的户部尚书倪元璐,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不但要忙着为国库开源,还要兼顾着推行耕种玉蜀黍的重任。  然而正如李明睿所料的那般,那些大户对于耕种玉蜀黍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到了各县,玉蜀黍便无法推行下去。  有些县里为了完成交派的任务,用上了强硬的手段,如此一来,那些地方大户更是抵制,在他们或明或暗的鼓动下,好几个县里都出现了小规模的民变。  而山东总兵刘泽清的剿寇大业似乎也进入到了僵局,将近一个月过去,山东那边的贼寇却越来越多。  所谓的天威将军丁树良的势力也愈来愈大,从河南的彰德府蔓延到了山东的东昌府和济南府,大有席卷半个山东之势。  内外交困,崇祯的脾气愈发急切,朝里的人事调动,开始疯狂的运转起来。  一个月的时间里,除了内阁的几人原封不动之外,六部九卿的堂官,几乎被换了一遍。  如左都御史李邦华、左副都御史施邦曜等平日里敢于谏言之人,统统被贬到了南京任闲职。  毫无征兆的人事升迁,让朝中人人自危。  有些官员也不顾崇祯的忌讳,开始往东宫这里示好。更有人直接找了詹事吴麟征,想通过吴麟征的关系,在东宫这里谋个任职的机会。  对于这些官员的真实想法,朱慈烺也能猜出个大概。  无非就是东宫这边没什么风险,更不用提心吊胆的过日子。虽然没什么升迁的机会,但若是和太子处好关系,日后图个从龙之功也未可知。  至于更深层次的原因,朱慈烺就不敢想了。  眼下正值多事之秋,一旦政局变动,大明必然分崩离析,毁于一旦。  这日,朱慈烺正在看内阁那边送来的奏疏,田存善通报说,左庶子杨廷麟求见。  对于杨廷麟此人,这几日朱慈烺也算是有个大概的了解,此人素来沉默寡言,每有建言,倒是能一语中的。他在这个时候来找自己,想必是有什么要事。  待杨廷麟行了礼,朱慈烺干脆站起身离了书案,笑问道:“不知杨先生有何见教?”  杨廷麟的心里明显是藏了一些事,然而面对着朱慈烺,却只是张了张嘴,终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朱慈烺复笑道:“先生不必紧张,本宫今日闲在,若是一时间词不达意,不妨想好了再说。”  “翰林院检讨杨士聪,不知殿下可曾听说?”杨廷麟憋了半炷香的时间,终于还是说出了今日的来意。  朱慈烺想了一息,随即摇了摇头。  这些年父皇用人,颇多讲究,提拔官员时,不但要问清楚籍贯和三族,连授业恩师和座师都要问的明明白白。  讲究多了,自然就要刷下来许多人。  其他人还好说,翰林院这些人,本来就是个虚职,一时半会儿又没法外放实缺,那就只好一直养在翰林院中。  如今翰林院足足养了几十个翰林,就算他这里经常有翰林来客串日讲,那也不可能一一记得住名字。  见朱慈烺没有答话,杨廷麟接着说道:“臣与杨士聪是一榜同年,平日里也有些往来。昨日他找到了臣,说是想在殿下这里谋个职位。”  果然又是想托身于东宫的人,朱慈烺不由一阵头大。  倒不是他害怕父皇误会他招揽朝臣,而是这些官员着实善于钻营,居然把主意打到了他的头上。  “先生也知道,詹事府的属官都是由父皇亲拔简任,本宫这里可做不了主。”  杨廷麟脸色涨的通红,低声道:“臣和他说了,他也知道,皇上一向对殿下重视。不过,随着他一起的那个周钟周翰林,说是有下情禀报,须见了殿下之后,当面和殿下说。”  周钟这个名字,朱慈烺倒很是熟悉,此人是江南复社的领袖,在士子中颇有威望,据说也很有读书人的风骨。  张缙彦被拿问时,周钟还曾为张缙彦鸣不平,并当庭指斥东厂随意迫害朝臣,败坏朝纲。  此人久居父皇身边,一直为父皇拟发旨意,也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