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摆驾回宫。
“诶……娘娘,您听我说呀~……”
“我们真的没什么!~~”
端王绝望的声音,从后面远远传来。
皇后娘娘早已转过宫墙的拐角,消失在他视线之外。
* * *
转眼又到了上朝的日子,纱芊碧真想——“为防金殿遭鄙视,从此君王不早朝”。
奈何!那只是不切实际的奢望。
端坐在高高的龙椅上,望着下面一群闪闪缩缩的文武公卿,她感觉气氛特别诡异,说不出的沉闷和压抑。
仿佛大臣们,是被拿枪驱赶来的群众,而自己是台上即将训话的鬼子。
她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尽量和颜悦色地开口:“今日天气不错哈,大家都吃饭了吗?”
不提吃饭还好,一提吃饭顿时有人怒火中烧,勾起了酒会上不愉快的回忆。
观察到许多人脸色变得阴沉,纱芊碧连忙岔开话题。
“那个,谁有事要奏禀吗?”
没人吭声。
皇后娘娘心中了然。
肯定是对自己酒会上的行为不满,外加忌惮自己的“淫威”,才都选择装缩头乌龟。
此举也是一种无声的抗议——消极怠工,拒不合作!
得出这个结论的理由很简单。
百官看自己的眼神,或多或少,都带着敢怒不敢言的“哀怨”。
纱芊碧十分不好意思。
你看这事弄的!
我请你吃饭是好意呀,那些令人不快的场面,真的只是误会!
她想表现出亲和力。
淡淡微笑着:“诸位爱卿,有话尽管说,有意见尽管提。”
一道道怀疑的眼神,明显满是不信任。
仿佛在问——娘娘,您是在钓鱼吧?
见无人理睬自己,纱芊碧很尴尬,再次重申:“大家踊跃发言,本宫发誓,绝对不会责难诸位。”
御史台是朝中耳目,有风闻奏事的特权。
就是听到什么传闻,不用核实真伪,便可以在朝堂上汇报。
以前御史们有啥说啥,后来被凶焰滔天的皇后娘娘所震慑,集体三缄其口。
但这样下去总不是办法,如果长此以往,御史台就没存在的必要了。
说不定哪天便给裁撤掉。
御史台的首脑,御史中丞杜大人心里想着:既然娘娘反复保证,发言者的人身安全,那就姑且一试。
何况自己所奏报的内容,还是替她着想,应该不会迁怒于我吧。
御史中丞犹豫再三,壮着胆子启奏道:“臣有本奏!”
犹如开业一整天的买卖,终于有客人光顾,焦虑等待的纱芊碧,顿时喜出望外,言语间相当热情。
“爱卿请讲,放心讲,大胆讲,随便讲……本宫洗耳恭听。”
御史中丞神色一肃,躬身奏道:“近日有流言泛滥,皆是诋毁皇后您的,如不早做处置,恐对娘娘不利。”
事实上,目前京师早已流言满天飞,造谣诽谤娘娘的段子甚嚣尘上,已经到了混乱不堪的地步。
都说纱芊碧如何残暴不仁、淫.乱不堪、嗜血成性、倒行逆施、色.欲狂魔……
反正怎么变态怎么编。
大臣们基本都心知肚明,却不约而同选择默然旁观。
如今的结果,是多股力量共同推波助澜,默契造就出来的。
谣言最大的源头是閤妃,她匿名收买黑.道人员,雇佣他们散播关于皇后的恐慌言论。
国子监等处,皇宫之中,权贵口中……也因为诸多误解,流出不少黑素材。
大臣们则反应出奇一致,似乎有意放任流言传播。
甚至有的人还推波助澜。
管理京师治安的机构,装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