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9 章(3 / 5)

“那我们何不来个——水淹七军?”

皇后娘娘自我感觉很好,仿佛自己是运筹帷幄的诸葛孔明,正在给迷茫的信众指点迷津。

好吧,这是自信心跑偏到宗教领域了。

“七军?”卓吾宭有些懵逼,挠着头嘟囔,“可敌人只有一支部队呀!”

“不重要!”纱芊碧大手一挥,“你先听我把计策说完。”

然后,她便开始详细讲解:“具体计划就是,拦河筑坝积蓄成洪水,等到敌人蹚水过河之际,半渡而击,掘开堤坝放水,淹他丫的。”

说完,她满怀信心地望向二人,等待着夸赞。

可惜并没等来期盼中的拍案叫绝,反而是一阵尴尬的沉默。

她很是费解:你们这是什么反应?莫非是在假装失聪?

“怎么,本宫的计策不好吗?”

还是相对耿直的卓吾宭,片刻后开口解释:“不是不好,而是……不适合……在这里实施。”

“为何?”

“这个办法我们也曾想过,并且曾派出斥候探查。敌军兵锋所指的渡口,既是水最浅处,也是河岸距离最窄的地方,堪称渡河的最佳地点。”

卓吾宭指向河流的上游远处,叹气讲解:

“而唯一适合筑坝的所在,位于那座山半山腰的瀑布下方,垂落而下的水幕形成河流的源头,又继续流淌大约千米,正是天然的收口地势。除此之外,再无合适的修坝位置。可您也看到了,那是一座石头山 ,山上全是巨大的花岗岩石,不仅缺少小块的石头,甚至连土都几乎没有,根本无法用土石来筑坝。若想临时开凿山石,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完工。”

端王也神情忧郁地接口:“如果往山腰运送建筑材料,则受限于几乎垂直的陡峭山势,没办法将大量土石送上去,连人上去都基本要靠攀爬。况且貊军骑兵神出鬼没,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可能突然出现,我们根本不敢冒险抽调大量人马去搬运土石,更是不敢在那么远的地方组织大军施工,必须留下主力在渡口防守。而如果只派出部分兵力,别说筑坝,连运材料上山的人手都显然不够,大规模发动周边百姓帮忙,无疑又难以保密会打草惊蛇。”

卓吾宭补充:“若我们只是派出小股的兵力建造,等到将足够量的土石运上去,怕是敌军早已过河。相信貊人应该也清楚这点,毕竟他们出兵前肯定也会摸清沿途的地形,知道此处无法设伏,才会选择古渡口为进兵路线。”

闻言,纱芊碧微微一笑,仿佛智珠在握。

理所当然道:“用水泥呀!”

从心中构思出这个计策,她就没打算用土或者石头来筑坝,作为后世的穿越者,思维没有古代人的局限性,搞工程修水坝,当然第一个念头想到的肯定是水泥呀。

而为了守城,此次大军出征,特意随军携带有大量的水泥,就存放在他们曾经驻守的东线各处关隘内。

这里的河岸边就有细沙,配合水泥正是绝佳的,运送上山腰,快速修坝的材料。

“我怎么没想到!”卓吾宭猛地一拍脑门,激动道:“若有了水泥,修坝之事一日可成。”

端王仍有些顾虑:“那发动时,要如何掘开坚固的水泥大坝?”

这一点纱芊碧早有考虑,胸有成竹地说:“军中不是有大量守城时,用来吊滚木的铁链吗?山中更是不缺巨石,我们可以利用这两样东西,来做开启水坝闸门的装置。”

“哦,娘娘能不能说得更加直白一些?”

纱芊碧拿过纸笔,在桌上描画起来。

“你们所说的施工位置地形狭窄,我们只需在那附近的巨石上搭出土围挡,将水泥在里面浇筑成墙面一样的巨大方形混凝土块,多弄一些推入河中,便可像门板一样阻断河流。”

“在制造水泥时,事先把粗铁链一头浇筑在混凝土块内,等到放入河中后,需要掘开堤坝时,便可利用杠杆原理,借助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