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火烧东坡(1 / 2)

苎溪河在宋代是一条非常小的小河流,甚至经常断流。现代人在苎溪河汇入长江的河口修筑了大坝,才形成了一个稍大的河面。  合丹将帅帐设立在南侧的太白岩上,相隔三里与天生城对视。在苎溪河口也垒了土墙,隔绝长江上的支援,将天生城彻底围死。  天生城地势险要,城墙城门都用石头垒成,建在山体之上。  西、南两面山体陡峭,难以攀爬;东面的坡度稍缓,但是并无道路;只有北面有一条宽约一丈的石阶可以出入,也是宋军防备的重点。  合丹大王将天生城几面合围之后,就从北面的石阶开始发动攻城战。  这里的道路狭窄,黄蓉在城墙上摆了十门神炮,轮番射击,密集的炮弹就将鞑子打的完全无法前进。  元军于是歇息了几日,发动民夫,砍伐树木,制作攻城器械。他们做了几辆轒輼车,和无数的简易木梯。  然后一声令下,从北面、东面同时攻城。  北面的元军,推着轒輼车在石阶上缓慢的向前移动。  轒輼车第一次出现是在樊城战场上。使用木架制作,顶棚用铁板覆盖,外面再绷上几层牛皮。经过实验,完全可以抵挡铁弹的冲击。  眼见宋军的炮弹无法击毁轒輼车,元军顿时大喜。虽然这个车非常沉重,又是台阶上坡,士兵用尽全力,只能艰难的推动一段。  但是元军并不放弃,他们就缓慢的向前推进。  东面的缓坡,也有将近五十度的角度,树木茂盛,平常难以攀爬。  元军将简易的木梯铺设在山体上,踩着梯子向上爬。因为有树木的遮挡,宋军的炮弹和箭矢经常射中树木,反而伤亡比较轻。  元军扛着大量的梯子,几乎将东面的缓坡铺满。然后一声令下,漫山遍野的元军一起攀上去,想要冲到城墙下方。  黄蓉稳坐在城墙之上,并不着急。看到元军士卒爬满整个东坡之后,才下达军令:“火油弹,十发速射!”  只从泸州神臂城使用火油弹点燃元军战船奏效之后,冯时中就生产了很多火油弹,装备给了神机营。  东城墙上的三十门神炮,在神机营炮手的操作下,迅速换上火油弹,向着东面的缓坡发射下去。  火油弹撞在树木或者元兵身上,飞溅开来,无数的火油铺洒在树林中。  下一秒,几十支燃烧的火箭射了下来,整个东坡轰的一下烧了起来。  无数元军嘶吼着在地上打滚,想要扑灭身上的火。但是地上也全是火油,四面八方都是火焰。  树木在火焰的炙烤下,迅速的失去了水分,然后也变成了干柴,一起燃烧。  整个东坡浓烟滚滚!  三千鞑子兵,一个也没有跑出来。  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才引来了一阵暴雨,将火焰浇灭。整个山坡漆黑一片,横七竖八的碳化柱状物,分不清是人还是树干。  还好周家坝是一个独立的山体,山下四周有溪水、民宅、道路阻隔,没有引发山火。  饶是如此,这三天的浓烟,有时也被东风吹到了天生城中,把守城的将士熏得咳嗽不停,眼睛红肿。  三天的大火之中,元军没有攻击,继续在制作攻城的器械。  “攻破此城,定将城中宋猪全部屠杀,以泄我心头之恨!”  大火刚停,合丹就再次发起了全军冲锋的命令。元军又将梯子铺在了东坡的灰烬上,然后蚁附攻城。  因为火油弹里的火油数量少且燃烧效果有限,现在的火油弹并不能像后世的燃烧弹那么凶猛。  它只是一种助燃的炮弹,主要还是依靠引燃木船或者树林来造成猛烈的燃烧效果。  当东坡的树林被一次烧光之后,燃烧弹就失去了作用。元军顺着梯子攀爬到了东面城墙之下。  古代的攻城手法,还是那些固有的手段:有的支起云梯爬上城墙进攻;有的在下方挖掘,企图挖塌城墙;有的推着攻城锤或者提着撞木来攻城门。  天生城只有北面一个城门,东面全是城墙,所以元军就攀登云梯和挖掘城墙。  天生城修建了几十年,重来没有被攻破过,城防设施非常完善。所以宋军的滚木、檑石、热油一起上阵。城下的元军陷入了苦战。  城北的元军,还在坚定的推着轒輼车向前移动,他们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  制作了几十辆的轒輼车,像火车车厢一样,一节接着一节的向前推进。将整个石阶用轒輼车全部覆盖起来。  通过十几天的推进,竟然在石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