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如果不是于谦镇守北京,明朝估计当时就没了。但即便在于谦和景泰帝的努力下,明朝被救回来了,可在后来层出不穷的各种奇葩皇帝、勾心斗角结党营私争权夺利的官员手下,明代的朝政还是一片混乱,整王朝不可避免走了下坡路。” “明代中后期,法纪松弛,贪腐成风,各级官员抱团玩政斗,贪赃枉法、对百姓层层剥削,疯狂兼并土,导致大量农民成为流民,无家可归,朝廷税收更难——恶性循环之下,致整朝政机关基本瘫痪。” 李晓诗笔尖在笔记上点了点,来到一被加了星号的关键词上:三饷。 “上次小胖老板提到过,在明朝末年,朝廷财政危机深,收不上来钱。只是这时候朝廷做了什么呢?”李晓诗摇头,“当时的朝廷不去想的办法,不像汉武帝时候那一旦需要钱了就千方百计从富、宗室、藩王主等那些嘴抠钱,反而在官官相护之下、对那些家财万贯富可敌国的贪官污吏士绅豪强继续放纵,他‘赚钱’的方式,只是一味增加对百姓农民的赋税——除了原有的税务项目,因为要敌对辽东北方的外敌,朝廷加了‘辽饷’,然后为了镇压内部层出不穷的农民起义,朝廷加了剿灭叛贼的‘剿饷’,最后还有平时训练军队以备不时之需的‘练饷’,合称三饷……” 她叹息:“在这种高压之下,百姓民众不堪负,怨声载……那时候陕西连年大旱,饿殍遍野,但是官府依旧不管民众死活,不赈灾救民也就算了,还照常征税——其实赈灾救民不能说没有,只能说有也跟没有一,因为朝堂上下贪腐成风,就算有赈灾款,一层一层下来,到百姓手的还能有一粒米吗?……可想而知呀,那时候的阶级矛盾有多么尖锐。所以,本来就很多的农民起义就更多了,大家握起了武器,对抗明朝政府,反抗朝廷的统治。” “而在各的起义军中,有一支队伍迅速发展,很快就成为了起义的主力军。这支队伍也在最后成功驻北京城、彻底结束了明朝的统治,它就是闯将、李闯王率领的起义军队伍。” 这么说,明朝最后还真是被农民起义推翻的。 那这跟明朝很像啊? 明朝不也是朱元璋率领的农民起义成功攻占元大,打跑了元朝的蒙古,成为了新的政权吗? 只是……这“闯将”的队伍,好像不是下一朝代,那“清”的队伍? 后边还有“满洲兴起”“清军入关”呢?这又是怎么回事? 蹲守在直播间的众观众心思各异,也认真听着李晓诗讲话,顺便睛眨也不眨望着弹幕。 自从有了这功能,大家看直播就更认真了:和弹幕一起看直播的验,确实和以前不一。 于是,在这时,不少就看到,其间有一条加了积分特效的弹幕明晃晃飘了过去。 那特效不同于之前刘彻他用的那种一看就贵的,这弹幕特效明显花的积分要便宜很多,没那么华丽,可见它的主是省着积分的。 但即便如,这条弹幕仍然被很多一就看到了。 只因为它的前缀,那名字,是刚刚从李晓诗嘴听到过的,很熟悉的—— 李自成。 【李自成:明朝建立于农民起义,毁灭于农民起义,朱元璋,你悔吗?】@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李自成,也就是刚刚李晓诗在介绍课文的“三部分”时说过的、推翻了明朝的那……他在质问明朝的开国皇帝。 他在问,他在等。 等朱元璋开口,等朱元璋的回应。 <
第 161 章 第一百六十一课(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