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井边已然围了许多人,隐隐听到有围观者悄声地询问缘由,混乱的场景直到皇帝与贤妃到来才堪堪平静,众人才收声跪下行礼。
皇帝把贤妃挡在身后,避免让她看到眼前这副可怖的画面,然后他沉声问道:“大理寺的人可到了?”
“大理寺卿何大人也在宫中,已着人去请了。”
话音刚落,何大人便由内侍领着匆匆赶来,他喘了口气便向皇帝行礼,皇帝不耐地摆摆手,示意他上前查看尸体。
顾巧只看了那尸体一眼便背过身去,惊恐无状地捂着嘴,脸色煞白。
她看到赋梅园中也有一座琉璃灯,灯上绘着一位身量窈窕的女子,一身素服,却外罩一件朱红的大氅,两种颜色在此刻的环境中竟显得格外诡异,女子一双细长如柳叶的眼仿佛正盯梢着在场的所有人。
过了一会儿,死者的身份被查出,竟是研仪宫的待选良家女刘喻华。
太后赶来时,得知这个消息,险些晕过去,她使劲抓着身旁宫女的手,声音发抖:“给哀家查!胆敢在上元节行凶,哀家决不会放过他!”
她愤怒不已,话说到一半便止不住地喘气,她实在不甘心筹谋许久的机会就这样拱手让出,但事已至此,她只能捉住凶手,拔出那些暗地里对抗刘家的人,以儆效尤。
太后发怒,即便是皇帝也只能安抚,何大人忙不迭地领命。
过了一会儿,施贵妃由乔颂与徐照搀扶着也赶到了赋梅园,她苍白着脸向皇帝与太后行礼,皇帝并未多说什么,太后睨了她一眼,语气不善:“贵妃一手操办的灯会,自个儿却未临场,如今出了此等事,贵妃,你委实该好好反省。”
“是,臣妾知错。”施贵妃按住想要为她辩驳的徐照的手。
太后将目光在刘喻华的尸首上轻轻扫过,暗道一声“不中用”,勒令大理寺务必七日之内给出结果,随后转身拂袖而去。
贤妃揽着皇帝的手臂,对那具被井水泡得肿胀、几乎要辨不出人的相貌的尸体目露厌恶。
皇帝拍了拍她的手:“好好一个上元节,倒被宵小之徒搅了去,辛苦何爱卿了,莫让朕与贤妃失望。”
他顿了一会儿,看向施贵妃:“贵妃操办灯会辛苦了,这不是你的过失,你且回去歇着吧。”
几位主子正欲离去,人群中不知是谁突然说了一句话,声音不算大,却足够让人听清:“那琉璃灯中好像有什么东西。”
众人望去,是那座绘着红氅美人的灯,随着天色渐暗,灯中的火光愈发明亮,美人白皙的面庞一半白亮一半暗淡,似乎有东西在灯里。不等皇帝下令,已经有宫人上前移开灯罩,一件燃火的斗篷从其中掉出。
几个内侍踩灭了斗篷上的火,顾巧在人群中遥遥一望,突然睁大了眼,不由得小声倒吸了一口气。
施承光和蒋协听见她的响动,转头问道:“怎么了?”
顾巧捂着嘴,再次看了那斗篷一眼,随后压低声音,确保只有他们三人能听见:“那斗篷,好似是魏漪公主的……”
二人闻言,心中同时升起一股不太好的感觉,魏漪公主的斗篷为何会在琉璃灯中,而且这样巧合,还是凶案发生地的琉璃灯。
“会不会是你记错了?”蒋协犹豫着开口,偏生此时又有两道身影出现,正是魏漪与谢绪,魏漪身著鹅黄的长裙,肩上却披着一袭厚厚的黑色披风,明显属于她身旁的谢绪。
“魏漪公主。”顾巧连忙把她拉到身旁,魏漪一脸惊讶地环视周身,见有好几人神色怪异地看着她们的方向:“发生什么事了?”
“有人坠井了,大理寺卿正在审查此事……”
顾巧简单地解释了两句,随后神色紧张地附在魏漪耳边低声问道:“公主殿下,您自己的斗篷去哪儿了?”
魏漪还未来得及答话,正在灯旁查看那件斗篷的何大人高声开口:“微臣敢问雍四公主,这件斗篷可是殿下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