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季风的方向》是我第一部尝试一天读完全本的书,可是,读的过程中总是被文中的某句话吸引,忍不住摘抄下来,又或者被某段故事掀翻了大脑迫不及待的想表达点儿什么。 索性放弃速度,任不断产生的共鸣或思想碰撞与作者隔空交流,这不是对书和作者最大的尊重吗? 这是我读的刘子超的第二本书,不同于第一本,对这本游记中的目的地我没有太多的兴趣,但依然对刘子超的文字充满期望。 印度,缅甸,泰国,印尼,菲律宾,老挝等,多数地方仍然以落后为标签,少不了在旅行途中忍耐脏乱不堪的交通工具或栖身之所,这也是一种旅行的体验,只要足够的忍耐。 作者一如既往对所经之地进行了大量的游前资料查询,每到一个地方,即便这些地方鲜有游客知晓,数百上千年的历史信手拈来,让我如随同一名资深且知识渊博的导游舒舒服服的游览,酣畅淋漓。 缅甸是我期待旅行的目的地之一,却对这个长年战乱的国家知之甚少也因安全问题望而却步,随着作者的脚步,渐渐掀开面纱的一角,除了吴哥窟原来还有隐藏在高山密林中的柏威夏寺,同样记载着缅甸的历史,以及还有依然保持着传统文明的原始部落。 书中作者经常遇到或同行的欧美游客,比如在印度的英国旅行者,在缅甸的法国游客,在印尼的荷兰人,他们中有些人是怀着一种寻根或缅怀历史的心态来旅行,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悲惨且尴尬的历史身份—殖民地。他们所期望看到的是一如数十年前的景色和人群,现代化既意味着文明和便利以及富裕,又意味着她们丧失了自我,而这些来追寻父辈足迹或童年记忆的欧洲人心里可说五味杂陈,既期望寻得到熟悉的历史也期待看到所谓文明的改变。 “正是这大山阻隔了他们,也是这大山保护了他们。他们拒绝文化,拒绝现代文明,在他们自成一体的小世界里,依然保留着只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恐惧。”这是作者深入掸邦近距离观察原住民的生活得出的结论,在这本游记中,很多封闭的地区依然保留着原始的生活状态,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始都意味着落后和愚昧,其中人们平和淡然的心境不正是我们当代处在巨变中的人们经历过繁华后追求的内心状态吗?于是有了印度金奈附近的的乌托邦“黎明之城”。迈向文明的路途中必然会经历迷失,迷茫,需要不断的向内求,但这比从原始到文明的蜕变更艰难。 在柬埔寨,在印度,传统与现代文明发生着激烈的碰撞,在中国又何尝不是呢,刚刚读过一些地区的文旅局长们花样百出的宣传和经营自己所辖地区的传统文化保留和旅游事业,让人动容,最吸引我的当属东北的鄂伦春族所在地区的局长,鄂伦春族是个独特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少数民族,人口极少,据统计目前只有不到一万人,而同样在东北乌苏里江流域生活的赫哲族人口更少,只有五千人左右,这是个渔猎民族,这两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性,有语言而没有文字,又都以汉语为主要的语种,想起我的奶奶是地道的东北人,满族,可是我们家里早就没有了任何满族的痕迹,更没有见过满文是什么样子,每每想起依稀感觉到缺失和无法弥补的遗憾。再比如日益商业化的小镇和少数民族部落,我们以游客身份看到的和真正的民族固有文化有几分是相符合的?若干年后,当地的后代会不会如我们今天已经不知来处的风景了? 作者在旅行途中不时有对现代文明和传统的思考,一如既往的文字精妙,优美又含义深刻。摘录几段如下: “他喜欢那些破败的殖民建筑,拿像是一场美丽的梦,梦醒之后一片荒芜。” “我们路过一个广告牌,一个穿着时髦的美丽女人正在打手机。那似乎在昭示一个”未来“,一个理想中的”未来“,只是这个”未来“蒙上了一层尘土,显出了一副前途未必的样子。” “在中国人的哲学里,生存总是比信仰重要。” “信仰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双方都认可的意识型态,把分散的民众聚合到一个共同的框架内。” “当太多的东西无法掌控在自己的手里,除了在精神上忽略它,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如果说琅勃拉邦发展的最成功之处,那无疑就是有效地抑制了丑陋的现代